第287章:良币驱逐劣币 (第2/3页)
想办法,让他们喜欢上我们所生产的消耗品。”
“比如茶叶、醋、精盐,以及如今的烧鸡、烤鸭、卤猪蹄什么的,还有我们的火锅、火锅食料等。”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源源不断地从大乾购买货物,大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白银。”
“所以朝廷要鼓励商贾,创造一些更好的,大众喜欢,却又只能用一次,用完还要买的货物。”
“衣食住行,衣服、食品、便于行走的工具,都可以经过海运,到达东瀛,再卖出去。”
“如此一来,大乾将会获得更多的白银,并且不需要我们自己去费力开采,不需要劳民伤财,就会相对稳定的白银大量进入大乾后在未来成为大乾的主要货币。”
范仲淹是个比较心直口快的人,同时,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便立即认真问道:“殿下所言大乾现行的铜钱体系贬值,会让相对稳定的白银成为大乾未来的主要货币。”
“可民间私铸铜钱,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质量参差不齐,使得铜价贬值,这我能理解。”
“可若是我们直接推行白银货币化,让银币成为了主流的货币,那老百姓手中的铜钱怎么办?”
“铜钱贬值,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岂不是更没了用处?”
“百姓们岂不是更穷了?”
萧奕回道:“你这个提问就不错,说明你认真听,也有认真思考,并且还能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想问题。”
“铜钱贬值,对百姓们的影响确实很大。”
“所以说,白银货币化,就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慢慢来,慢慢地经过市场上货币的流通,然后慢慢地让铜钱回到国库。”
“相对来说,如今的银币,因为经过了工部工匠们的调制,已经变得质地坚硬,并且亮泽很高。”
“再加上,白银不容易生锈,比铜钱要好多了。”
“也因为大乾顶级工匠的调制,让民间那些人,无法制造出来和现有的大乾银币一样的银币,也就能够防止他们的伪造。”
“这也是银币要成为主流货币的原因。”
“而铜钱经过流通,回到了国库,也会进行加工,进行调制,让铜钱不容易生锈,并且更难仿制。”
萧奕说到这里,态度更为严肃,声音也更为洪亮。
“铜币也好,银币也罢,它们都代表的是大乾的国力和信誉。”
“为什么代表大乾的国力?因为换句话说,大乾货币的总量即大乾的生产力总值,也就是大乾创造的有价值的物品的总和。”
“为什么代表大乾的信誉?因为百姓是相信金币、银币、铜币都是出自于大乾铸钱司,是大乾官方发布的货币,才会用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