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3章:建城、立威、纵横、地缘均势  大乾监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93章:建城、立威、纵横、地缘均势 (第2/3页)

单,若是东瀛国内有哪些势力衰弱,而又要被群起攻之,那么大乾可以不参与拿肉,但这块肉怎么分,得大乾说了算!

    这样一来,控制整个东瀛的就不再是天皇,不再是幕府,而是大乾。

    不用一兵一卒。

    只是用了买卖交易,就能够达到控制一个国家。

    这也是萧奕前面就讲到过的地缘均势学说。

    一切的战争,只是物理手段,抢了地方,却抢不了人心。

    而地缘均势学说,再加上贸易战、商业战、温水煮青蛙、人口迁徙、佛教东传等方式,完全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和东瀛实现更加友好的互市。

    让东瀛成为大乾的白银矿山,以后,也成为大乾的工厂基地。

    如今的大乾,已经开始了研制水泥的工程,用了石灰石、黏土研磨成为生料,再高温煅烧,烧成熟料,也就能烧出水泥来。

    至于具体该如何做,萧奕自然不知道,只能是把大致想起来的材料和过程,也就是一个大概的制作手法说出来。

    至于具体的过程,如何研制出来真正的水泥,还是要将作监去实践。

    一次一次的实验,终究是可以烧制出来水泥的。

    有了水泥,用处就太大了。

    这将会让大乾的工业水平直接更上一层楼,差不多是能成为历史上,重要的一次工业革命吧?

    毕竟,水泥的用途实在是太多了。

    第一个就是硬化路面。

    有了水泥路,以后修路的时候,也就更好了,不用还要费心费力,把泥土给蒸熟了。

    可一年的下雨天下来,蒸熟了的土也会流失。

    时间一长,道路还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甚至是会出现沟壑。

    有了水泥,也就能够硬化路面,除非是打水冲刷,导致垮塌什么的。

    水泥路,肯定是要比土路好多了。

    其次就是修桥了。

    桥墩建起来的速度很快,也更加稳固,打水也冲不坏。

    也可以直接用圆形的桥孔,提高修路搭桥的速度。

    皇权不下乡的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是天高皇帝远,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可能都要个把月的时间。

    极大地影响到了工作效率,监管效率,皇权的威严。

    若是朝廷到各地都十分方便,而地方上若是出现了什么情况,那也很快就能够传到京师,朝廷也能很快知道,甚至是立即做出指示、调度什么的。

    也能让地方上的乱子小一些。

    第二个用途,自然是盖房子。

    高进混凝土结构,也就能够建造比较高的房子。

    这可要比木质阁楼更好卖,也能减少砍伐,从而保证水土流失减小,以及森林覆盖率的提升。

    当然,到了后面,人口多起来,对于住房的要求也会提升。

    而高层就能节省出来很多的空间,也能利用起来很多的空间,一套四合院,若是建造成为四层、六层的小楼,那也能多住几家人。

    这样一来,也能实现人人都能住得上房。

    至于什么炒房?

    也不问问现在京师的百姓,内城几乎都是达官显贵、王公贵族功勋之家所居住。

    外城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