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殿试、问政、学生,治世之才  大乾监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09章:殿试、问政、学生,治世之才 (第2/3页)

“都说道理越辩越明,治水之策千千万万,大家的见解也都不同。”

    “总要是谈论一个更好的治水之策出来,就算是被人学了去,那我也是愿意的。”

    “或许,他学了之后,还真的能悟出来更好的良策。”

    “一直捂在心中当个宝一样,那也不过是他的片面之想,能有这般私心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好良策了。”

    坐在北侧的儒生点头同意道:“宋瑞兄说的不错,自古治水都是邦国大事,要是有主意能实行别说得个好名次授官,只怕史书上都能留名,太子殿下更不会吝啬封赏。但是一味抱残守缺,闭门造车,却不信能有什么成就,别因为太过荒唐成了笑柄。”

    这种想象那自然是再正常不过了。

    话说。

    谁都想要成为那个状元。

    不管是文状元,还是武状元,那都是能光耀门楣的事情。

    不说成为状元了。

    就是保证不会落榜,那也是极为关键的啊。

    有人捂着掖着,免得在殿试的时候,没了话说,也属实正常不过。

    但是嘛。

    心胸宽广的,又或者是有一些,完全毫无头绪的,需要听一听别人的治水之策的学生,还真的就看不惯。

    坐在东侧的学生继续道:“诸位也都是某的知交好友,也都是一心为国的,某就先抛砖引玉吧。”

    “毕竟,今年这一场春闱,有才之人还是不少,我们这五人,说不得还有人无法进入殿试。”

    “那就把心中所悟直接说出来,谁若是大才,进入了殿试,也好把其他人的言论都提一提,也算是为国出力了。”

    他的话,也让在座的学生称赞不已。

    能坐在这里的,自然也都是志同道合之人。

    东侧的学生声音有了一些严肃、深沉,说道:“某家在江西庐陵,虽说距离两河流域有些远,却也见到过水灾之患的影响有多大。”

    “记得有一年,江南道之地暴雨连连,庐陵也深受影响,洪水突如其来,一个村落直接被冲走了。”

    “这还不算什么,等到洪水之后,才是真正的灾难。”

    “颗粒无收、尸横遍野、瘟疫出现,多少人因此而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啊。”

    “如今,监国太子文治武功、攘外安内,使得天下太平。”

    “东南问政之后,就立即提出了要治理两河水患,从而定下了好几项国策。”

    “治水之法已经算得上是现如今最好的良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