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3章:海商、财政、科技,风车动力  大乾监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23章:海商、财政、科技,风车动力 (第2/3页)

然动力源替代人力、畜力磨面粉。

    萧奕当即大喜,虽然这个风车的动力和蒸汽机的动力千差万别,但是总算走出了第一步。

    这是在没有他的参与下和指导下,有人提出了这个奇思妙想,然后还付出与行动,终于是做出了风力车。

    好家伙。

    当真是好家伙。

    科技树总算是能长出新枝芽来了。

    不再是他监国太子醍醐灌顶,不仅要说明白理论,还要演示原理,甚至是把制作图都给画出来,让别人依葫芦画瓢一样做出来。

    这一次,是真的有人自己想出来,然后做出来的。

    算不算工业革命?

    自然是算的,总算是有了新鲜土壤,长出了一朵花。

    而与此同时,海船的建造也在燕王萧政的孜孜监工下,取得很大的进展。

    工欲毕其事,必先利其器。

    既然做海贸,那就必须要有最好的舰船,最大的舰船,一次性运载充足的货物,船越大,越能抵挡海上的风浪。

    好在现在都是顺着海岸线行驶,北到高丽、东瀛,南边到菲滨岛、再往西南就是越南、身毒、天竺、波斯之地。

    按照以前规划的南图,是还可以往西,直接去西方的罗马、大不列颠等地。

    换取他们那边的黄金、白银、铜、铁等,这些在大乾才算是硬通货。

    什么毛皮、皮革、丝绸什么的,那都不如大乾自己的质量好。

    想到海商即将能带回来不少钱财,戴光就眉飞色舞,道:“殿下,以前听闻殿下有言,在这吐蕃的西边,还有广袤的大陆,在天竺的西边,还有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其强大程度和大乾不相上下。”

    “如今我部的大船主桅杆高十几丈,前桅杆高八丈,共能够装帆110幅,正风用帆,只要海上稍偏则用利篷。”

    “而且船长长十馀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货物千斤。据一些老匠人讲,还能继续改进,只是臣等不得了先请您过目。”

    有了这些帆船,就能带着大乾海军,更好地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罗马帝国。

    监国太子萧奕看他说的头头是道,也很欣慰地点点头,吃了几口红烧肉,喝些蓝桥风月,说道:“那就好,孤知道如今的国库空虚,户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有了钱,大部分的事情也都能做了。”

    “不过嘛,还是那句话,货币对于王朝来说,有利有弊。”

    商贾们越来越浅。

    特别是海商们的钱,如今家里估计都放不下去了吧。

    朝廷不可能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