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海都,可汗,汉夷,撤府建道 (第3/3页)
某开始,从大将军、将军、副将、校尉等开始剪发!”
“这短发,还别说,确实方便了很多。”
魏元忠站起来,朝着韩世重施了一礼,表示敬佩。
韩世重、辛弃疾、安梓钧这些将帅,对殿下真的是忠心耿耿。
“我们戍边河套已有几年了。”韩世重继续道:“在我们西边是宁夏路,南边是陇右路,东南还有山西路、河北路。而我们的戍守之地却没有设立路治,而是以都护府制度治理,因为这里汉人少、胡人多,朝廷不敢操之过急。这几年来,我们通商贸、促农耕,使河套再富生机。如今也是时候撤府建道,并立到大乾的十五道之中,形成道、州、县制度。”
魏元忠没有想到韩世重会想的这么远,作为一个武将,他所想比他这个安西都护府的宣抚使想的还要多,还要远。
他当即说道:“不错,也确实是应该撤府建道,这里有一座云中郡,某以为,可以叫做云中道。”
“郡王之所想,当真是高瞻远瞩,在下佩服。”
“这样,你我都写奏章,奏请太子殿下,撤府建道,形成道、州、县的通知。”
“这样一来,也能更为方便管理。”
一直在推行汉番之间的大一同,大融合,大格局,多个民族一家亲的国策。
如今已经四年过去了。
安西都护府之地,党项人已经成为了过去。
不少有钱的党项人,早已迁徙到了内地,而内地的普通百姓,因为要生存,又迁徙到了安西都护府,做起了生意,又或者是落户安家,得到一些当地的补偿。
为了能够防止百年后,这些地方,又成为了蛮夷之所。
大乾采用的双向迁徙补偿政策。
西夏人若是迁徙到了内地,会得到一部分的田产,然后,他们若是从商,前面五年直接减免赋税。
同样,中原人到了安西都护府等地,也是一样,可以得到不少田产,若是在当地从商,租赁个铺子做生意,前面五年的赋税直接减免。
番人进入中原,中原人到达西北边地谋生。
四年过去了。
边地已经是中原人和本地居民形成了融合,也就是不分彼此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