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按照郭谊为准,能有多难?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二章:按照郭谊为准,能有多难? (第2/3页)



    此人头戴进贤冠帽,仪态庄重、正襟危坐,他脸上表情从不会随情绪有所变化,听到了郭谊的选拔之策后,也不觉生奇。

    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就已经明白了曹昂此策的利弊,故而笑着为他谋算着要出动多少军资,耗损多少,历时多久。

    同时,还要告知他此时的情势。

    这是曹昂无比尊敬的一人,当做师长对待,和在郭谊面前时完全不是一个模样。

    他叫荀彧,字文若。

    是颍川荀氏之人,在数十年前,大汉还未曾衰弱的时候,荀氏、郭氏、陈氏各有大儒当世,著作传经,广收门生,桃李遍布天下。

    与另一族之长,称为颍川四长。

    在到后来,荀氏之中出八兄弟,都是名传于世,得人尊敬,学识渊博,各有经典策论传世,称作荀氏八龙。

    这位荀彧,便是八龙之后,荀氏现在家族中最有发言权的人,早年得举孝廉,征为守宫令,后跟随袁绍,发觉袁并非是能平定天下大乱的人。

    于是转投到了曹操麾下,他来的时候,曹操很高兴的称之为,“吾之子房”,这一句话广为流传。

    其意不小,大部分人都在惊叹曹操对荀彧的评价如此之高。

    只有荀彧立马敏锐的察觉到了些许隐晦的意思。

    我若为子房,那这个“吾”又是何意?

    故而虽有此想,可曹操对他十分信任,携手共事许久,彼此钦佩,也让曹昂时常来荀彧身前受教。

    荀彧眼窝较深,胡须整洁得体,双眸有神但皱纹可见其常疲惫。

    说到此处,他深看了曹昂一眼,道:“公子可否知晓,现在主公真正掌控的地盘,有多少?”

    曹昂立即对答,拱手道:“乃是东郡、陈济北和任城国。”

    “不错,”荀彧在这里又提醒道:“陈留并非是麾下掌控之地,张邈与主公一样同为太守,在今年年初,将主公推举为兖州牧,属无奈之举。”

    “乃是任城国、济北、刺史部相继被青徐贼众而破,诸侯商议之下,暂推举主公而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