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曹孟德,他人还怪好的嘞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十八章:曹孟德,他人还怪好的嘞 (第2/3页)

天子。

    并没有引起杨奉的主意。

    在曹操带兵至雒阳后,杨奉突觉不妥,准备发难曹操,忽然一夜之间,那些原本修缮雒阳皇宫的壮丁,全部披坚执锐,加上夏侯渊、曹洪、高顺等将,共六千余人,占据了皇城。

    于此同时,卫将军董承、议郎董昭等,麾下各自有军,总共一万余反而发难,奏韩暹、张杨之罪。

    韩暹不敢交战,知道中了曹操的计策,只能逃奔杨奉,献帝因韩暹等护送之功,诏令赦免。

    天子以曹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假节钺。

    曹操以护驾之功奏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以罪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三人,初执朝政。

    雒阳。

    皇宫正殿之下,宽广的校场上曹操与负手而行,向大殿之上走去,周围有二人左右跟随。

    其中一人,便是身宽富态的董承,董承胡须飘扬,面容儒雅,皮肤略显风霜老态,身穿黄色冠袍,趋步跟随。

    此时笑脸不断,显得意气风发。

    他历经弘农血战,将天子护送回洛阳,已是居功至伟,而且其女还是天子贵妃,便是外戚。

    自己的身份当然是无比尊贵,现在又引得这位兖州牧跟随,两人日后相互配合,在朝中便可占据巨大权势,简直是大有可为。

    “此番,多谢曹公以计策,吓退杨奉等贼,否则此贼必定是下一个李傕,定也要祸乱朝堂也,”董承呵呵一笑,在上朝之前啧啧称奇,不断的夸赞,“我也是昨日才知晓曹公之计。”

    “哈哈……”曹操笑了两声,这时候也就是没有酒,否则真该吃上几杯,他心里是算计得长远的,逼退了杨奉后,暗中再使董昭写书信去讨好,稳住其心思。

    先约定将天子迁徙出雒阳,而后再谎称送去靠近杨奉军营之处,定能让他按兵不动。

    等出关时候,再直接转到去颍川,此时安排的兵马,都已尽数在颍川集结,一旦看到天子座驾,便可出兵在左右屯兵,以拒杨奉等人。

    现在根本不用和董承再多啰嗦,不过既然他有意夸赞,倒是可以随意附和几句,毕竟也是有功之臣嘛。

    “董公劳苦功高,内外之计皆出于你,方才是立了大功,没有诸公如此忠诚慷慨,我曹操如何能来迎奉汉帝?”

    “说得是,”董承此时长叹了一口气,“唉,原本以为,最忠于陛下的外臣,应当是袁绍才对。”

    “毕竟他们袁氏一门四世三公,世受皇恩,累食汉禄,当最为着急,却没想到暗中去了许多书信,都未曾有回复。”

    曹操听到“四世三公”四个字的时候笑容收了收,淡淡的道:“袁本初在冀北做战,公孙瓒逆反朝廷,斩宗正,在渔阳起兵,图谋不轨,正是在外献忠之时,董公何故如此?”

    “那是,那是……”董承愣了愣,心想我这不是借说他来夸伱吗?怎么还骂上我了?!

    不过好在董承知道曹操一向仁慈,在境内素有宽宏大量之名,倒是也并不在意,接着笑道:“曹公如今假节钺,应当将兵马屯至雒阳附近,再出关外驻守,防备李傕郭汜等余部追击,且杨奉等人贼心不死,应当早除。”

    “当时,我等护送天子途中,杨奉几次三番妄图占据天子为己有,为争权夺利不少威逼,而天子也无奈封其为大将军,如今却因其功绩,不曾下令追杀,可曹公威势浩大,不能容此贼人也。”

    曹操听闻直接嘿然而笑:“你这算盘打得倒是很精,公与杨奉已有不少间隙,故而现在借我之手,除之而后快,是否?”

    “那当然不是!”

    董承顿时撇了撇嘴,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觉得这曹孟德不好说话……他不是仁德忠君之辈吗?

    “夫西凉余众,贼心实多,不可姑息也。”

    “若非扫清周侧,如何防贼?!”

    董承不甘心,又追问了起来。

    这时候也已经走到了台阶底下,曹操在跨步上去的时候转头看了他一眼,颇为冷淡的道:“不必守洛阳。”

    “洛阳三关皆是废弃,若是驻兵起码十余万方可保证完备,而囤粮辎重,必须不下百万,若如此如何收服其余诸地?防是定然防不住的,不如迁徙!”

    “啊?!”

    董承听闻这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