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孟誉心思,当真巧妙! (第1/3页)
“杨奉忽然发难,或许能两败俱伤,或许能有机会从中斡旋,见颍川难以居住而有转圜之地。”
董承微微叹了口气,说完抬头来看杨彪,脸上表情仿佛在寻求什么共鸣,不过可惜的是并不能得到回应。
杨彪没说话,随着催行的人加快步伐离去,天子仪仗也被重重护卫,不令刘协在车马之中受惊。
杨奉的兵马刚刚追逐而至,越山道而入,被两旁埋伏久矣的夏侯渊乱箭伏击,只能纵马狂奔加速通行。
于是陷入重围,在准备撤退之时,忽然自前方也出现了大量的披甲骑兵,且都是精锐。
这些骑兵着重甲,连战马都也着马面,装备精良,光是冲锋而来的气势,就足够吓退杨奉之兵。
如此前后夹击,再次将杨奉大败,他只在自己亲信拼死保护下逃生,不过曹操也没有时间去追逐收拢其部众。
因到许县之后,还需要靠兵马来稳住天子。
故而遗憾起行,让人草草打扫了战场后,再集结兵力回追王驾。
这边董承一行人还没走超过一时辰,已经传来了曹操大胜的军报,自然鼓吹了一番,然后他们的心也就更加复杂了。
“杨奉、韩暹也都是久经沙场的兵匪之首,不敌曹孟德分毫。”
不如他一根。
别说两败俱伤了,曹操回来的时候四平八稳,双眸深邃,不断立于马上张望,颇有雄姿。
现在已经又回了车马上镇守。
此时还有人去进言,笑问曹操为何不去追杀韩暹、杨奉,免得他们在境内作乱。
曹操笑道:“我以天子为重,不可深追敌人,等安置好了圣驾,诸公也能安然理事,我再下诏书去封杨奉,以安定其心。”
然后再出兵忽然偷袭,定可大破。
杨奉现在一定很惶恐,生怕自己没了天子在手,以后只能遣散部众而奔逃,所以一旦到了许县,要马上下诏书稳住他。
等他心里安稳,觉得天子不计前嫌的时候,再发起进攻破其营地,便能收服大量辎重与兵士。
曹操从郭谊对养殖的许多策略中学到过一句话——猪嘛,养肥了再杀。
……
辗转数日,天子仪仗到了许县。
此时的许县,地广人稀,山川交错,田地桑陌居多,但是城池不算高大,城内地盘并无扩张。
虽地势平坦四通八达,可就是……不够繁荣。
许县在颍川是重镇,有数条河流贯通,便于取水灌溉、水行舟楫等,其实很便于发展。
最重要的是,颖水士人齐聚,在曹操兵马的腹地。
此时,许多身份显赫的名流长者都在此处来观迎,其中荀彧主持,而郭嘉、戏忠都在其列,唯独郭谊不在这里。
大车上门户开后,有宦官掀开了门帘。
依照礼法将刘协迎了出来。
刘协背着手,面容冷淡,头戴冠冕,身着金纹黑袍,帽下有珠玉,仪态高贵不已。
下了马车后,只扫视了一眼,就已大为失望,喃喃道:“这里没有高阁,没有宫殿,也没有繁盛之相,朕……今后要在此暂居不成?”
他这么一说,董承和杨彪等人自也都有不满,甚至连始终鼎力支持曹操的董昭也觉得有些不好回话。
钟繇等颍川臣子更是在思索如何规劝,这里虽不是富贵之地,没有雒阳那般雍容华贵、大气磅礴,可它真的是目前最利于发展的腹地。
许下平缓,可大肆屯田,以后粮草一定不用担忧,而且这里是颍川文汇之地,人才辈出,天子若来必定可以显贵。
只是现在该怎么去劝,方才能让刘协自己愿意。
董承冷笑道:“曹公,就以这样的地方,来安置天子吗!?还想让堂堂圣驾,屈尊住进一小小县城之中?”
“你,是在折辱天子吗?”
“董公这些话,应该是宦官来说的,你不必越俎代庖,”曹操冷淡的回应着,一点也没往心里去。
倒是这越俎代庖的董承被气得一噎,嘴角狠狠地抽动了几下。
你家才是宦官!
但现在曹操虽说能压住这些诸公臣子,却难以说动天子。
刘协面色颇为白净,双眸漆黑有神,颇有其先祖之风,现在眉头微皱,不住的摇头。
想来当年董卓迁皇都于长安时,还曾加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