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孟誉心思,当真巧妙!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百章:孟誉心思,当真巧妙! (第3/3页)

    但若是没记错的话,你郭孟誉的官籍在曹氏,没必要来迎奉吧?

    荀彧以大礼匍匐,告知了自己身份,而郭谊则是向后站了些,并没有行大礼。

    这年头,若是无礼之人,不怕被人非议,无惧世间流言,那鞠躬也可以。

    “陛下可入内安居,此地虽简陋,但乃是大汉之署邸,院内陈设与宫中无二,且兖州军民、士人,因知晓陛下思念雒阳,在其中放了一些旧物,以缓解陛下思念之情。”

    “旧物?”刘协稚气未脱的面容上略有诧异,心中却也好奇。

    新宫若是为了讨好,为何不放宝物反而放旧物,能有什么旧物是需要兖州士人、军民一同费心的?

    “进去看看。”

    刘协和左右宦官说道。

    “喏。”

    两名宦官扶着刘协,一路进宅邸去,两旁甲士在外守卫,由几名官员躬身等待,荀彧则是等一行人进去之后,才和曹操对视了一眼。

    曹操眼神微凛,低声问道:“怎么回事?”

    “乃是孟誉之想,在主公前行去迎接圣驾之后,孟誉问老主公要了不少宫中宝物与旧物,且与大公子一同向境内所有士族征集此些物件,耗费钱财求购。”

    “终得当年雒阳宫中的许多陈饰,现在都布置在这大府之内。”

    曹操闻言当即愣住,眉头紧皱道:“如此安排,有何意义?”

    “苦而思甜,独则思众,离乡岂能不思温情?”荀彧小声的说道,同时已经快要凑到曹操耳边,语气颇为急切,“若是有问,主公只管说是自己心意,此计乃是孟誉所想,留住天子,同时可令主公在其心中,为殚精竭虑之忠臣。”

    “至于如何深谈,主公自己稍稍腹思一番。”

    “我——”

    曹操刚想趁着郭谊听不见,在荀彧面前骂一句,但是此刻荀彧已经来不及等待,随同仪仗而进。

    在门外等待的董承、杨彪等重臣,也都是莫名其妙,不知情况如何,但他们心里却还是明白,此地应该不会得天子青睐,定会下令离去,不断逼迫曹操再换地界。

    甚至,伏完方才还偷偷和董承说了一法。

    若是能够劝说曹操,将天子迎去东郡,反而更好。

    东郡是曹操发迹之地,论粮食和钱财用度,肯定比这许县要好太多,而且那是曹操家眷居住的地方,他并不会有太多疑虑。

    但是那地方有一点好,距离袁绍很近。

    只需要袁绍领大军南下,在黄河渡口威逼曹操,他必然不敢抗拒,这样就能有机会迎天子去冀州。

    一旦到了冀州,以袁氏的声名,他们一定会礼待天子,忠君体国。

    毕竟,袁氏光鲜声名也是多年祖上传下来的家风,世受皇恩的家族,岂能有这等悖逆之行?!

    “等陛下自这衙署内出来,我们就进言让曹操再迁便是。”

    “好。”

    “所言甚是也。”

    “此地,如此贫瘠,还不如长安……”

    “这曹操,空有仁义却不知如何揽财,终究是家底并不雄厚,他们一家奔了数年要如大族之眼,终究不过是豪强耳。”

    “其父曾有一年达台司,却也耗资两万万,家族清落始于此也,如今却也是清贫之辈,岂有富国之财?天子必不可喜……”

    府院外,人多交头接耳而商讨,但里面却很快传来了些许哭诉的声音,接着便有宦官跑出来,请伏皇后移驾府中。

    又跑来在门口看清了曹操所在,一路小跑到他跟前,鞠躬到底,轻声而言:“曹公,陛下请您进去,说有些话想要与您亲自深谈。”

    “陛下,陛下夸您有心,请各部官吏下榻,不必如此劳民,今日已无心理政,请着手准备明日朝议。”

    曹操微微点头,问道:“陛下可愿居住此地?”

    那宦官接连点头,慌忙回答:“陛下就在许县,感念曹公之心,不愿辜负此一番美意,曹公实在是,实在是有心了……”

    说完这话,曹操哈哈一笑,挺腰抬步向内而去,同时眼角余光看向两侧公卿,这宦官说话的声量也并不小。

    故而不远处的也多能听见,董承等人早已是目瞪口呆。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百章了!扔在努力,求各位大佬投喂数据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