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初会玄德,潜龙也!必困之!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零七章:初会玄德,潜龙也!必困之! (第2/3页)

,当以人才为重,推举任用更多的仁人志士,用这种方式来确信汉廷的复兴,这一点非常重要。”

    曹昂显然是因为郭谊亲自来拜访,而心思大动,这些日子憋在心里的话,一口气都说给郭谊听。

    平日曹昂在休息之时,也会趁着无公务在身而思索局势,知晓现在虽有士人相投,但天子迎归之后,大部分人一定还是持观望的态度。

    “如今士人相投为少数,寒门、白身之人却并没有那么多人拥护,概因不知汉廷是否真的复可有权罢了,担心许都之政,和董贼一般,都是代政强征。”

    “对,”郭谊深深点头,现在的局势就是这样,而且曹昂说得还是很谦虚的,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更糟,他们不一定是观望,而是就如此认为。

    所以那些隐士,也不会因为天子到来就入仕;那些名士,不会因为天子在手就把曹操当做袁氏一样的簪缨门庭。

    这就决定了,天子的作用很是有限。

    “于是我最近就在思考,如何才能让人相信呢?那就是要让一批人先行能够施展才学,为官吏造福一方,而不是被士人把持。”

    曹昂淡然一笑,对郭谊报以赞许的目光,轻轻的将案几上的酒水往他面前稍稍一推,“这个时候,孟誉兄长的建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等这一批将军担任要职,其余之人也会有所羡慕,如此一来自然踊跃,当取得功绩之后,宣扬其功绩;有所贪墨则惩处其不轨,赏罚分明、法典森严,不出一年,就可命人心向往之。”

    “朝纲依旧如故,若是要让人相信,首先我们自己要相信。”

    郭谊没多说什么,只是欣慰的点头,并且在曹昂的话中也不自觉的学到了点道理。

    这一夜之后,曹昂又请郭谊在家中喝酒,期间以收集而来的书籍一箱,共一百三十余卷相赠。

    多是和水利、农耕等相关的书,但大多是记录地志风闻的书籍,不是可学的策论,这些书籍不少是记录当地的地志,也有很多当初曾经任用过的策略,颇为珍贵,但也不是难以求购。

    郭谊收下时,为之深深感动,虽说不是经学的书籍和典论,也不是名家大儒所作,但是每一本其中都能蕴含不少的“财富”,这是他人不能有,而郭谊可独得的东西。

    “既如此,我们就准备好起行陈留,和太守募兵,再练兵。”

    临走时,郭谊在门外和曹昂深聊几句,两人这一夜,又相谈甚欢,各有所得,曹昂微笑点头,“兄长,明日早些来,若是齐聚立刻就起行。”

    两人拜别,此刻夜光已有些朦胧美意,郭谊从门前阶梯上走下来时,在街道口遇到了同行此处的刘备。

    身高臂长的刘备面容忠厚,方面大耳,颇有儒雅之姿,又显得很是亲和,他是笑起来时,让人很自然的感觉熟稔,就好似是多年好友一样。

    两人相对,在上马车之前郭谊看刘备迎面走来,也停下来等待,刘备还未见过汉帝,但却也因为功绩,将他暂且拜为杂号,还没有实际得举荐。

    不过郭谊估计,只要能有人举荐的话,他一定会很快归附于汉室,为天子所用。

    “孟誉先生,许久不见,不想今日在此得相遇。”

    “玄德公,”郭谊拱手,微微躬身,以示尊敬其名气,但实际上郭谊现在的地位肯定是比他要高的。

    因此刘备也觉得心中受用,故而摆手笑了起来,“先生今夜这么晚?仿佛还饮了酒?”

    “天子东归,大汉将且安定,自然是心中有所畅怀,所以饮酒聊以相庆,玄德公不与人饮酒吗?”郭谊反问了起来,同时和刘备在街道上同行。

    让曹元驾着马车在后面慢慢的跟随,两人则是并肩走在宽敞的道路上,刘备感觉这一切动作,都很是自然,看来就像是郭谊经常在路上遇到熟知的人一样。

    所以展颜笑着,彼此这亲和力都在,自然而然的就闲庭信步般同路,他是想说点什么的,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二弟和三弟都在小沛领兵,故而身边只有一个简雍、孙乾而已。

    孙乾,还是徐州巨富,是在徐州投诚曹操之后,和刘备关系逐渐好起来,并且已经资助了不少钱财给他,让关羽、张飞在小沛能够募兵。

    “此前,孟誉先生大婚,备也曾送去礼物,可曾记得?”

    “哦?!”郭谊意外的转头来看了他一眼,“那为何不去席上吃酒?!”

    “不去了,我极少饮酒,在家中也是观书苦读为多,偶尔拜访高贤之士,”刘备轻笑,满脸浑不在意酒席之事,只是眼神颇为轻巧的看着郭谊,继而转为凝目般,脸色也随之郑重,“本来,早就想拜访先生了。”

    “只是,不想先生多有麻烦。”

    “什么麻烦?”郭谊不是很明白这话,略有些迷茫。

    “嗯……大致是先生身居高位,在司空麾下为心腹重臣,如今又是司空的乘龙快婿,若是我与先生私交甚笃,日后难免会被人诟病。”

    “哈哈哈!那倒是不会,”郭谊当即摆手,“我也很钦佩玄德公的人品,不过并非是避嫌才不去见面,而实在是公务繁忙,平常我都是等人来拜访我,若是无人来的话,我都会惫懒,只是看书、写文而已。”

    “呵呵……”刘备听完意外的笑出声来,毕竟寻常人都会标榜自己在家里苦读,志向高远,以此在士人行走交谈之中让自己有不少名声。

    没想到郭谊倒是淡泊名利了,不过想来也是,他现在声名在外,功绩丰厚,而且还娶了曹操的女儿,名利早就双收了。

    这样的人,刚好可以不慕荣利,再将此生才学播撒于民,日后也是一条出路,无论谁人能够问鼎中原……又或者,哪怕是曹操败了,他这样的良吏以一心为民的名声,说不定就能保下一命。

    还可记录于青史,关键他还是荀爽的弟子。

    不对,最近听说过另一种版本,他好像是荀爽忘年交的兄弟,两人一起在汉滨一带给人些丧文来着,荀爽执笔,郭谊负责去哭。

    不过这些也都是传言,并不能相信,众说纷纭也有许多传言会被记录为野史,都是寻求些角度清奇,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早知如此,该来拜会才是,没想到先生也是性情中人,备当早来结交,备客卿于此,多受司空之恩,如今不知何时能报。”

    “这肯定有机会的,如今天子归朝,似玄德公这样的忠臣,有能之才,日后迟早有一席之地,”郭谊笑得轻松,“世间忠奸宛若道说阴阳,应该是各有相存的,玄德公志向若是平世间不平世,铲大汉不汉臣,心中应当不至于如此冷意才对,毕竟天子归来,更如火种一般,当点燃我等臣子之心。”

    “说得对,”刘备听完之后脸色略有动容,轻轻点头称是,“先生之言,醍醐灌顶呀,虽说是人微言轻,但备依然还有向汉之心。”

    “听先生之言总觉得十分感慨,若是能早认识先生就好了,也能多得听取些如此玄妙之语。”

    “不晚,不晚,”郭谊谦虚而笑,聊到这里,他大概就明白刘备是来干什么的了,他的确很有亲和力,每句话说来都令人心中倍感舒适。

    他应该是想要结交,然后看看是否能有所获,毕竟此人求取功名之心尚在,光复汉室之心未死,心内应该也藏有更大的志向。

    “现在当然还不晚,我立刻就有事要告知玄德公,想看看玄德公是否愿意?”

    “请说。”刘备眼睛一亮,但却也没有什么太急切的表现,他知道自己未曾对郭谊有过人情,反倒是一直在承人家的情谊,即便是有事也非是好事。

    或许是,有事让他帮忙。

    若是帮忙的话,倒是也可以让郭谊欠下人情,也不错。

    郭谊道:“豫州,缺刺史之位,此豫州之地,有小半仍旧还在袁术手中,有三郡还在贼寇之乱内,若能平定当是向汉功绩,可铭记于史册,也能实现玄德公回报大汉之心,你觉得如何?”

    刘备此时并不想回答,而是眉头顿时皱起,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回应,他的履历和兵力,一定不足以任一州之刺史。

    再加上,豫州?!

    许都就在豫州之内,那么实际上还是在曹操的掌控之中,若是去富庶之地做一方州牧,那也要看自己的兵马去了之后能不能站住脚。

    这豫州,也不是他的。

    不过,倒是的确能够施展才学抱负,让自己的声名得以提升,结交不少名族士人,也算是提拔显赫了。

    但刘备第一时间,却没能高兴起来,总觉得这其中还有取舍。

    郭谊似乎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玄德公,此需用你之兵马,经营豫州之地,再前去收复失地与平定乱贼,来换取的便是你的声名与功绩。”

    “从小义说,跟随你身边的人都能因此得举,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