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你说得对,但这就是诸葛亮 (第2/3页)
有这样的天赋,身居高位,还能每日勤于苦练,不断提升自我,我们为何还能心安理得的睡觉,苦练!!”
于是又会嗷嗷大叫着自军营内出来,然后一同和郭谊操训,再去冶铁,然后锻造。
如此反复十日,很多人都累垮了。
郭谊无奈之下,只能让人休息……
此时,军营之内,诸葛亮坐在一个树桩墩上,冲着眼前的杂草地发呆,在军营一个月零十二日,他已经晒黑了许多,不过每日流汗倒是让俊朗的小脸看起来更加润滑。
但现在,他却是在怀疑着人生。
“我是怎么支撑过来的……”
“我如何撑过来的……”
“为什么,我现在能撑住,我是士子出身啊……”诸葛亮正在怀疑人生,以至于耳旁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清楚。
他双手是抱住一把五尺苗刀,立在地上撑住的。
现在看苗刀的刀锋,诸葛亮迷茫了。
我到底是士子,还是军中将军,老师到底是要把我培养成大儒、还是大将?!
若是大将,那为何要教我制四轮车?!
难道要我日后坐四轮车让数人推着我,上阵杀敌?!
诸葛亮想到那画面,嘴角狠狠地抽动了一下。
“亮儿!”
郭谊在远处喊了一声,诸葛亮顿时身体颤动。
仿佛是触电一般,然后双手就松开了,苗刀往地上倒下,他也顺势慢慢的沿着树桩倒在地上,现在本来就大汗淋漓,此时此刻,我个人认为,应该装死。
片刻后,诸葛亮就算是闭上了双眼,已然能够感觉到此刻眼前有阴影覆盖,于是眼眸动了动,但忍住没有睁开眼睛。
然后就听见郭谊温柔的声音,“装死……要负重徒步山谷十里哦……”
“啊啊啊!!”
诸葛亮当即睁开眼睛,在地上滚了一圈,整个人瞬间就崩溃了,大喊起来,“我还没及冠啊!!老师你做个人吧!!”
“我是文人,我,我不善于奔跑啊!!”
“啧,”郭谊就静静的看着他在草地上滚来滚去,这是诸葛亮第二次撒泼,第一次是刚被典韦拉去操训的时候。
很难得啊。
在未达弱冠的年纪,身体本身还应该未足够壮实,但现在他已经很坚韧了,至少力气有两个成年人那么大。
而且身手十分矫捷,刀法、剑法等领悟都很快,还会抡锤子与双戟,其中双戟更是深谙用法。
并且马术也颇得郭谊真传,各种花式伏背很是熟练,站马射箭更是娴熟,除了射不准之外没有别的毛病。
反正仪态是极尽雄美,让郭谊非常满意。
再加上勤学于文治,其才能依旧能够无限开发,无论机巧还是内治之策,都已经远超一般的谋士。
最让郭谊惊讶的,是他的饭量,已经是两个人的量了,简直就是个小典韦,但若论智谋,又是个小郭谊。
荀彧曾评价说,看似忠厚,但实际上一肚子坏水,论智计可安一方,但也足以气死一方长者,与其师,足相似耳,但绝不似其老师的老师,绝不像!一点不像!
他强调了好几次,很显然这句评语也是在被气到之后说出来的。
郭谊现在已经准备好了,等诸葛亮及冠出山的时候,立下那些旷世奇功,就可以与人自豪的说:你说得对,但这就是诸葛亮,拥有三个人的巨力,超凡的智谋,深谙内治壮大之道,能领兵,能屯田,能造器,能外交,还可以驾驭战车,堪称文武双全,一打仗就啊啊啊啊啊!
所以现在,郭谊也懒得整他。
微笑着说道:“起来,水利之器造好了,木匠已经完成了我们的想法,你设想的弩箭,也已经制出来了。”
诸葛亮当即一骨碌翻身而起,“真的!?”
郭谊欣慰的看着他,伸手盖住了他的天灵盖,顺带温柔的抠了抠,“真的。”
……
在糜竺送来钱财之后,郭谊和诸葛亮在乡间取铁、取木,用精细之材,用诸葛亮设想出来的设计图,制作手弩。
而其法,沿用的是战国的弩箭制作原理,诸葛亮很喜欢这些学问,但从小就被家族告知不可沉浸其学,只了解即可。
而且,小时候做出来的很多机扩,都曾被强行损毁扔掉,后来只能放弃,只在家学之中学习经学。
此弩是转为诸葛亮特制的短弩,磨弩箭尖端锋利,将其放入一盒之中,盒内有弩机,上弦时以牙勾住弓弦,牙上为望山、下为悬刀,这个构造,便是可活动的机括。
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