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云长!你怎能笑得如此开怀!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二十章:云长!你怎能笑得如此开怀! (第2/3页)

代人攒下来,为了在乱世之中能够寻求一个安身之处,若可得功名乃是另求之事。

    现在在一战九江之中,可能会全部耗光,之后的赏赐又能有多少?

    曹氏虽然占据地盘极大,又有天子在手,可以号令不少人,但终究只有一两年的储存底蕴,不算特别富裕。

    “我有器械,可制造攻城之器,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扭矩投石车!?如果成功的话,日后你的家族,便是真正投资成功,必能得到反馈。”

    “什么牛?!”陈登听得满脸诧异,郭谊捏紧了拳头力起身来,双眸满是狂热之色,说道:“以力矩做轴,宛若龙骨背脊,可聚力千钧,若能得大量钱财量产,取巨石而砸,砸破寿春高城绝对不在话下。”

    郭谊的奖励反馈之中,已经充斥着这一类的知识,也就是领悟到了异国的战争学识,如果可以继续深思、务实试验,就能够不断熟稔,日后能够得到更多的奖励。

    但无论如何,反馈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质变。

    可是,试验需要大量的钱财,不是随意能够消耗得起的,如果没有大族的资产来支撑,那么这两郡的钱粮肯定会被消耗,到时候难有民心,也无法支撑多久。

    “你确定?”

    “如此,大功告成也,最终取下寿春,稳固天子根基,可逐步扫清周边障碍,收服在外诸将,能与袁绍角逐于北方。”

    郭谊抓住了陈登的手,沉声说道:“此,便是今后数年之内的方略,而到那时候,北方大定!奠定此局者,就是你!”

    “我?”陈登一时被说懵了。

    “元龙兄长,一切之始,都是因为今日之资助也,若取寿春,如何不是你之功绩?!”诸葛亮在旁拱手,沉稳而言,“我诸葛氏多年听闻徐州有陈,世代名流,曾至台司,受此盛名岂能因乱世而埋没,世间名流与英雄,正当如此!盛名之下,该如重任在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天下安定之大任,就在兄长一念之间!”

    话已至此,诸葛亮直接拱手而下。

    陈登在表情挣扎许久后,眼眸疯狂晃动,逐渐将牙齿咬紧,最后将案前的美酒端起,一饮而尽,道:“说得不错!”

    “盛名之人岂能退缩,此行若有半分可行,也当极力而行,扶汉自十年前就已有此大志,今日怎能反而退缩!!”

    “等等——”陈登说到这忽然看向诸葛亮,咋舌道:“啧,我和你老师相交莫逆,你叫我什么?!”

    你跟我在这偷偷加辈呢?!

    “兄,兄……哦,叔父。”

    诸葛亮别过头去叫了一声。

    居然没混过去,可惜。

    ……

    陈氏之财,在陈登不断极力催促之下,从徐州送出,经下邳资军后,大力输送至广陵。

    按照他书信中所写,其父陈圭甚至以为他在广陵遭到了四面夹击,险象环生,不断以重金去请见鲍信,让他派兵前去救援。

    无论鲍信如何解释,都始终无法安心,最终只能按照鲍信的暗中请求,将家族里三代的资产全部变卖,集结全族之力,换取钱粮,以保证民生不乱,所以和商贾交换资源,源源不断的送去广陵南方。

    这一份苦心与慷慨,让鲍信都不由得叹息,当年若是能有陈氏这样资助,不遗余力的大肆赠予钱粮,陶恭祖怎么会打不起仗?!

    他不光是给钱给粮,而且还解散了奴籍,将家中奴籍之人都放出去当做乡勇,组建军队,供给于徐州治所,让鲍信派人统率。

    而这些,又不能直接说是担心家族长子的安危,所以只能说成是为了报效大汉,于是鲍信趁机将他的慷慨,写成告示四处发放。

    并且在士子之中广为传播,一时引为佳话,陈氏的声望在数日之内直接攀至如当年鼎盛时,往来拜访的贤士豪侠数不胜数,最终全都推荐给了鲍信。

    由是此情,让徐州的所有庶人羞于再言富裕,孙乾、糜竺两家,更是将家族宅邸再变卖,然后用以资军。

    为何呢?

    以前人们提起士子,特别是身为首族的陈氏,都只是说人家门庭极高,品性很好,其家族之中所做的水利惠政,曾让无数百姓受恩,能够在乱世之中存活下来。

    但是现在,却都说不光有此才能,人家还有这等大义之德,家族之财,用以资军,只为了保境安民。

    这样,以后谁还会惦念那些贾人与所谓巨富,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名声降下了一大截,如果要保住自己的名声,那么首先要做到的事,便是必须跟!!

    跟着资助!!

    “我恨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