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唉!早知道我不装逼了!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百二十七章:唉!早知道我不装逼了! (第3/3页)

死伤超过三万人,多是在先前攻城时候,为耗损寿春守军所死,这些兵马不得不死,即便是后面郭谊的投石砲车运来,在先登上城以及开启城门时,遇到最激烈的那一波反抗之中,同样也死了数千人。

    战争便是如此,一定会有伤亡。

    汇总各部的损伤和所得,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曹操依旧还没有将大营开拔,主帐之内,郭谊帮曹操写好了送回去的捷报,让他查看。

    曹操看完后直接苦笑了起来,“孟誉,此处当是‘十一月初十申时于寿春’,需要加上特定的时间,你居然不会。”

    “在学,在学了……”郭谊笑了笑,“以往都是学着刻画地图,但是这些文书一类的公务,却没有多少染指,故而不能像文若兄长那般熟稔。”

    “无妨,你以后也用不上了,”曹操笑着摇了摇头,亲自再帮他改一份,然后交托给郭嘉去誊抄润笔。

    荀攸则是奔跑各营催战报上交,汇总于主帐总营之中,寿春城外的尸首,也需要至少一两日来掩埋或者焚烧,清点货物怕是三五日内方可做完,而安置百姓,又成了大问题。

    寿春城内的百姓大多已经成了新丁,当做俘虏处置便可,如此就能得到十万多兵马,但曹操现在养不起这么多人,应当还是把他们发还为民。

    可这些民,在此战之中又有不少人合力杀了敌军,算是有功。

    也需当赏。

    “孟誉,你说这些兵马我是全盘接收,还是择其壮士,将其余发还为屯民较好?”

    “我觉得……”郭谊思索了片刻,向郭嘉问道:“兄长以为如何?”

    郭嘉咋舌道:“问的你,你问我做什么!?若我建议自然是全盘接受,收取整个淮南难道不需要大量兵马驻守吗?!”

    “对了,”郭谊点头道:“在下附议。”

    什么附议?这就附议了?!

    郭嘉愣了一下,有点呆滞的盯着郭谊看。

    我就随口一说,你他娘的就附议,以后出事了责任在我呗!?

    你附议得真快啊!

    “依照兄长所言,应该是派遣曹氏大将来驻守寿春,而后再派守将死守合肥,两处便可防治南北,然后日夜操练这些新丁即可,至于粮草可从徐州拨付,再兴军屯于淮南、九江。”

    “我没说这么多。”郭嘉白了郭谊一眼,然后埋头去誊写军报去了,曹操则是微笑,他知道郭谊懒得贪此功绩,也不想干涉军责,于是低头思索起来。

    淮南,这些兵马投降的恐怕是曹氏而非天子,虽说我用的是天子名号,但他们当初对汉室的暴政已经失望透顶,又加上袁术的暴政。

    如今终于再换易主,应该让仁厚之辈来治理,如此可以得到民心。

    想到这,曹操心里忽然有了一个不错的人选。

    “刘备仁德,不如让他来治理。”

    郭谊直接抬起头来翻了个白眼,快速道:“子脩不仁德?”

    “子脩……”曹操一时语塞,倒是也仁德,若是将淮南交给他,是否会为人非议?!此地若是治理好了,日后可是富饶之所。

    给自家人?!

    “袁绍夺取青州,命其子袁谭治理;刘焉得益州,立命其子刘璋入成都;主公今日得的只是大郡淮南,需仁义之辈当然是子脩。”

    郭谊十分认真的拱手说道。

    曹操乐呵呵的挠了挠头,朗声道:“我还想,将子脩带在身边,随时教导兵法,日后一同再取战功,在军中立下威望呢!”

    郭谊听完这话一脸苦恼的抬起头来,不住的摇头,接连说道:“别别别,真的别……”

    “您浪可以,您有天命,就别带着他浪了。”

    “什么话!”曹操一听这话当即就拍桌了,“我,我如此用兵,身先士卒耳,深谙兵法未尝一败!回去之后,自当让天子表功以传天下,到时所向无不惊惧,岂有浪这种说法!”

    “你胡说八道!”曹操吹胡子瞪眼的盯着郭谊,真想狠狠地掐他一把,尽说些扯后腿的丧气话。

    我一战破寿春,此等易守难攻之地,也可毕其功于一役!堪称当世无二也!

    “诶?!”郭谊此刻却是眼神一动,忽然想到了什么,道:“方才主公说到了回去之后,这里我们需要商讨一番。”

    “有何商讨的?”

    “唔,需要做点安排……”郭谊沉思片刻,笃定的说道。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