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成为老太太第二百四十六天 (第2/3页)
,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慨。
胡老二更钦佩胡老大能屈能伸的姿态,没人比他更了解胡老大对老太太的不满。
然而,他却能面不改色说这番话,如此心境,何愁大事不成?
老太太也很惊讶,不过更多的则是喜悦。
胡老大改造的很成功嘛,现在都知道不该自作主张,听她的话了。
老太太心情好,对胡老三、胡老四的转变也没不满。她耐心告诫儿子们:
“之所以将稻谷送给村民不是卖给村民,除了县太爷那边的事外,也有胡家使命所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胡家在上河村扎根已久,与多数人还沾亲带故,胡家如今有了发财之道,正是该回报村民的时候。”
胡家都木工厂,全靠村民的支持才有了如今的发展。一点点种子于胡家而言不算什么,但于上河村的村民而言,却是下一年全家的根基所在。
老太太教育儿子们,要把目光放长远,贪小便宜吃大亏,蝇头小利不可钻营。
几个儿子均是一脸受教模样,至于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有自己知道。
老太太将打包好的稻谷装车运往县城。
这是早就说好的事,做戏做全套,说好是送给王爷的种子,老太太便说到做到。如此,谅周瑞那边也没什么话可说。
胡家的稻谷种子有了着落,胡悦儿的点心铺子却出了事。
自从和王员外打了一场官司后,胡家的点心方子便默认被王家买下。这也就算了,王家还恬不知耻要买下胡嫣儿最新“想出来”的配方。
胡悦儿不肯卖,又出来了个叫“月星”的酒楼要买下点心方子,给出的价格非常合理。
点心铺子能开起来全靠有这些方子,胡悦儿不想赚快钱,便辞绝了对方,哪知道对方是先礼后兵。
用金钱打动不了人,那就用武力镇压。
胡悦儿的点心铺子隔三差五就有人闹事,不是中毒就是吃出异物,生意一落千丈,连旁边”宝绣坊“的生意也跟着受影响。
胡悦儿本不想将这些事告诉家里人,胡老四去城里送粮的时候也去她铺子里看了看,这才发现了问题。
胡老四对此一筹莫展,赶紧回家告诉老太太。
老太太:“……”我谢谢你哈!
什么“星月酒楼”非要卖人家的点心铺子,老太太越看越觉得这不是来送财,而是来找麻烦的。
老太太借着孙家三少爷的便利,查清“星月酒楼”与王家并无关联,人家之所以这样盯着胡悦儿的点心铺子不放,实乃是因为酒楼快要倒闭,对方想用点心铺子起死回生。
毕竟,秦氏的铺子就是这样起来的。
搞清了对方要什么,老太太便也有了解决之道。
酒楼生意不行,买点心方子顶什么用?比起点心方子,自然是菜谱更实用。
都不用胡嫣儿出马,老太太从脑海中搜刮出几份菜谱编造成册,又用做旧的手法让菜谱看起来如同古籍。如此这般,便可以拿去卖钱了。
此事,老太太让胡老二去办。之前他在县城酒楼做账房先生,得了机遇有本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