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8章 你这嘴开过光?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358章 你这嘴开过光? (第3/3页)

  简而言之:这儿建过喇嘛庙,也建过道观,离的近不说,很有可能一块存在过……

    稀奇了?

    李定安放下瓦当,又往山上瞅了瞅:“左局长,这山上建过道观?”

    “应该建过吧?”

    什么叫应该?

    左朋想了想:“要不怎么叫老道山?”

    好吧,还真没办法反驳。

    “你们没有考察过?”

    “考察过,但都没什么价值,包括‘皇统四年’的一块残碑,再没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皇统四年,金熙宗完颜亶的年号?

    这位崇儒尊道抑佛,以此推断,山上确实建过道观。

    但不大可能一直留存到明代……

    狐疑间,左朋又想到了一点:“哦……还有一点,其中有一座圆型祭台,中心有鱼眼,有点像是八卦……但没有其他信息,所以只是像……”

    “年代呢?”

    “元至明代!”

    李定安想了想:“去看看!”

    “好!”

    左朋点头,两人正准备上山,对讲机又响了一下:“李老师,又发现了点东西,我给你送上去……”

    “马所,我准备到山上去看看!”

    “已经让小舒送上去了!”

    正说着话,远去传来汽车的轰鸣,舒静好挺彪,开着李定安常坐的那辆猎豹,“呲”的停到了两人面前。

    干净利落的跳下车,舒静好把一个塑料代往前一递:“李老师,你看!”

    铜钱?

    一大一小,总供两枚,大的那枚直径近三公分,挺厚,大概两毫米。

    历代铜钱中,这种尺寸和厚度已算是大钱,姚川做了初步清理,锈不多,能看清上面的字迹。

    但李定安看了半天,发现自己不认识。

    是直读的蒙文……不,八思巴文?

    再翻过来,光背……

    他仰着头,细细思索:“八思巴文的铜钱,只有元世祖忽必烈和元成宗铁穆尔铸过,但忽必烈铸的是小钱,直径只有2.3,你从牧民手里收来的那些就是……这种要更大一些,肯定是元成宗时期的大钱……嗯,这是元贞通宝的当三钱……”

    “元贞通宝……折三钱,我记得挺值钱?”

    “对,元代主要使用纸币,铜钱不多,存世的也不多,蒙文的铜钱相对要少,八思巴文更少……像这种品相的大钱,至少十万……不过才一枚!”

    “说不定还能挖出来好多!”左朋一下就来了精神,“这不是还有一枚么?”

    “这上面不是八思巴文,而是传统蒙文……嗯,等会?”

    李定安眯了眯眼睛:刚才没留意,只知道是蒙文,但现在仔细看,越看越眼熟。

    呼毕靳汗……朱古钱?

    而且尺寸、厚度、字体排烈,以及齿缘,都好像左朋之前和罗盘一起送来的那枚一模一样?

    “舒静好,帮我取一下包!”

    “我带来了……”

    她拿出装着那枚朱古币的盒子,递给了李定安。

    左朋才反应过来:这个和他与罗盘一块从牧民手里收来的那枚,一模一样?

    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李定安吐了一口气:“没错,两枚是同一机构所铸:大都泉货监……这上面建过喇嘛庙,我是说那种大庙……嗯,HF庙?”

    左朋直摇头:怎么可能?

    藏传佛教的传承比天师府还严格,那种庙是能随随便便就建的?

    从有藏传佛教至今,奈曼拢共建过二十一座喇嘛庙,但有HF的,一座都没有。

    而只要建了,佛教的相关资料上就会有记载,反正绝不可能像窑那样说埋说埋了……

    李定安皱起了眉头:那就更怪了?

    没建过HF庙,哪来的朱古钱?

    “走,上去看看……”

    左朋比他还兴奋,刚抬起脚,又指了指舒静好:“小舒,把李老师的包带上,万一再发现什么,比如罗盘什么的,也好查资料……”

    你也真敢想?

    李定安叹了口气,把包接了过来。

    刚关好车门,对讲机又响了:“李老师,我老马……李老师?”

    “又发现什么了?”

    “一块铁盘……”马献明顿了一下,好像在辩认,“看着好像……和左局长那块罗盘……有点像?”

    李定安猝然顿住,直愣愣的看着左朋:好家伙,你这嘴开过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