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上钩了 (第2/3页)
最狠的是忽必烈:除了派人挖龙脉、断龙脉,挖金朝和宋朝皇陵,他还命杨琏真伽把南宋皇帝、皇后、及王公大臣的尸骨捣碎,和猪骨狗骨埋入九丈之下,又在地上建九层白塔镇之。
目的很简单,坏汉人龙脉。
传闻,杨伽真伽的寻龙堪墓之术,就师承于耶律楚才之孙……
嗯,等会……耶律楚才?
辽代皇族,耶律阿保机九世孙?
李定安愣了一下,指了指罗盘:“这东西,出自耶律氏的《青囊书》?”
“有点关系,但差的远!”
姚玉忠摇摇头,“大辽灭国之时,中京城被完颜阿骨打攻破,天祚帝(辽末代皇帝)北逃,文学馆(辽代内廷藏书机构)被付之一炬,《青囊经》原本佚失大部。
当时耶律楚才的父亲耶律履掌司天监,但司天监只余残卷,降金后,他又依据所学补撰,但不足原本的三分之一。
耶律楚才就是靠着这三分之一的残本,创《玉钥匙》和《插泥锁》,成为大元三朝国师……这种困龙盘,就出自于《插泥锁》:过于锐利,但后劲不足!”
李定安又仔细瞅了瞅:就一块罗盘,他着实没看出哪里锐利了?
再想想之前的布置:山顶大的罗盘、半崖有庙、山下有谷,远处还有湖……感觉差了好几个级别?
“当然不至这一块罗盘,应该还有六块……不,准确来说,应该是七根驱龙桩:龙盘置于桩顶,一为囚困,二为指引……”
姚玉忠指了指罗盘中心的指针,“这一块应该在坤位!”
李定安恍然大悟,坤位即西南,刚好偏离正位四十五度,如果拿着罗盘站在坤位,两头的指头不刚好就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
所以,不是罗盘的指针偏了,而是站位偏了。
“正位在哪?”
“当然在山顶,也就是石罗盘的盘心!”
“明白了,七根驱龙桩是根据八卦方位排列,但只立了七根,独留正北的坎位!”
“对,而且离盘心都不会太远,至少比震位的湖、巽位的谷要近,肯定不是木头,不是铁制就是铜制,埋的不会浅,至少两丈之下……桩身上肯定有符文,具体不好猜,但逃不脱五行八卦,阴阳数术……”
“除了因龙盘和驱龙桩,还有没有?”
“有,桩下应该还有斩龙钉,具体同样不好猜,但肯定是含有锐利之气的法器,比如金印之类。”
“什么样的金印?”
“必然附带龙气,且有杀伐之意,我推测,十有八九是蒙元前三代皇帝御笔,铸刻后又由术士施咒……当然,不可能是帝玺……除此外,必须有阵眼,就在山顶,十有八九在盘心之下!”
“是什么?”
“不好猜……但肯定要比斩龙钉更为锐利!”
比金印还要锐利的法器?
左朋的眼睛又亮了。
“明白了……”李定安吐了一口气,“谢谢!”
“不用……加两条烟就行,如果找不到,你再来找我!”
李定安顿了一下:“然后呢?”
姚玉忠很认真的点点头,“我帮你去看!”
“你很想出去?”
“谁不想?”
姚玉忠怅然一叹,“你别误会,我没想逃,也逃不掉。就是想着有生之年,能看一眼外面的山,外面的水,外面的太阳……实话!”
可能吧。
李定安没说话。
真要找不到,那就不找。
反正绝不可能让姚玉忠拿块罗盘,帮他到实地堪风水,观星象。
姚玉忠没说错,逃当然是逃不掉的。
但谁能保证,他不会像上次一样,一头撞到哪块石头上?
研究了大半辈子风水,要说不信是假的,换位思考:死外面,总比死牢里强吧?
而且青龙山的风水还贼好……
“找不到再说,答应你的东西,下午稍等就会送过来!”
“好,我也会尽快!”
李定安收起了图纸,又起了身,还朝着姚玉忠点了一下头,算是致谢。
姚玉忠一直没动,看着李定安收拾,又看着他站了起来,又看着走到了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