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5章 假的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35章 假的 (第2/3页)

?”

    “还真不是乱讲,你顶多说他不专业。”

    “为什么?”

    “四五十岁,出生于七八十年代,接受的自然是阉割后的文化教育,他没讲是斯拉夫人赶走的匈奴就不错了,再加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自然就讲的七错八漏……”

    “怎么可能?”于徽音瞪了他一眼,“他都会说汉语?”

    “别怀疑,自学的!”

    范蓉作证:“于小姐,他们确实是自学的,因为以前蒙古没有专门教汉语的学校……”

    于徽音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大致看了看,一群人分成两组,于徽音跟着李定安,其他人跟着范蓉。

    舒静好本来要跟过来,李定安借口说要和于徽音说几句话,她也没怀疑,蹦蹦跳跳的到了那边。

    于徽音奇怪的看着他:“怎么让她走了,你以前到哪都带着小舒?”

    李定安叹了口气:我是忙,不是蠢。

    就权英来的那天,帮她挑完衣服之后,李定安明显感觉到,于徽音看舒静好的眼神不太对。

    也不止是舒静好,还有小田、小蒋、范蓉……只要是有事没事就往自个身前凑,于徽音的眼神都很奇怪。

    原因不知道,但他至少知道,应该怎么做。

    “你说话啊,叹什么气?”

    李定安随口敷衍:“她肯定要问这个,问那个,但今天没心情,不想讲!”

    “我问你讲不讲?”

    “讲!”

    于徽音眯眼笑着,挽住了他的手臂。

    一楼大都是遗址和模型类,随便转了转,两人上了二楼。

    二楼基本全是文物,看介绍,从石器时期到二十世纪全有,大都发掘于鄂尔浑河谷地区,李定安稍稍提起了点兴趣。

    别说,游客挺多,许多都是外国人。

    于徽音叽叽喳喳,兴致不减。

    “这是什么,捣药的工具”

    李定安低头瞅了瞅:一块桃叶型石板,边缘刻着一道一道的痕迹,上面横担着一根圆型的石杵。

    “平的是案板,圆的是擀仗!”

    “啊?”

    于徽音瞪着眼睛,一副你别糊弄我的表情。

    她虽然不认识蒙文,但识数,标签上就有:800—300BC,BC就是公元前的意思。

    那时候的蒙古人就会擀面了?

    “真不骗你,不过是用来擀粟皮的,应该都是从新石器时期的兴隆聚落流传过来的。”

    “兴隆……中国吗?”

    “对,遗址在内蒙敖汉,就在青龙山旁边。”

    “哦……”

    两人又继续看。

    “唉,李定安,看,汉字拓片?”

    李定安瞄了一眼,顿时就乐了:“阙特勤碑,唐玄宗御笔……发掘地点离这不远,哈拉和林往南四十公里!”

    “啊,这么厉害,那你笑什么?”

    “这是唐玄宗悼念已故突厥阙特可汗的悼文,你看第一句:所受逮朕躬,结为父子……我给你翻译一下:我是你爹……那边,像蝌蚪文一样的字看到没有,那是突厥文,刻在碑的阴面,据说是阙特可汗的弟弟毗伽可汗亲手刻的,也是悼文。我再给你翻译一下:汉人都是坏蛋……”

    “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