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天不公  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天不公 (第1/3页)

    一番相互自我介绍后,方闲也是认识了这两位来头不小的教授。

    华山医院脊柱外科的杜达超教授以及创伤外科的贺志教授。

    华山医院的骨科,在骨科领域,属于是最高殿堂级别,这一点是毫无疑问。如果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的骨科,除去创伤中心这个新区域,与华山医院的差距,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石膏固定术后,方闲颇为慎重地回笑说:“杜教授,骨折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术,术后需要休养且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体的措施,我就不班门弄斧再交代了。”

    脊柱外科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还要高于骨科。杜达超肯定有丰富的经验和认知,方闲不必多嘴。

    杜达超看着成熟稳重的方闲,点头说:“上个月去蓉城的时候,听创伤外科的学科带头人徐凤年教授,说起方他娘这个外号时,我还以为方医生和贵院的一位叫林辉的医生,风格很是相似呢。”

    紧接着杜达超转头问:“贺教授,之前听说,我们医院创伤中心里,有人提议要把湘南大学附属医院里面的一个学生挖过来,是不是就是这位方闲医生?”

    杜达超的脊柱外科,与骨科同根同源,但分家已久,对于创伤中心里面的事情,知之甚少。

    但贺志是创伤外科的教授,对此是了解颇多的。

    当然,即便是与骨科分家,林辉之前在华山医院,把一位创伤中心里面的带组主任给挤下来,这件事,杜达超还是记忆犹新的。

    感觉有点烧脸。

    “就是他了,在我们医院的创伤中心里面大展身手的那位林辉医生,也就是方闲医生的老师,但方医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在我们创伤中心业界啊,名声和风评,比林辉要相对较好。”

    “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贺志这么讲解着。

    而感觉到这里是遇到了认识的业内人士,贺志教授以及杜达超教授的爱人,则是先后出了操作室,并且,负责数据收集的罗黄等人,也是把操作室的空间让了出来。

    “还捣鼓了这么一个新鲜玩意儿。”

    “方医生,能不能详细地介绍一下?”贺志把杜达超扶起来后,略有些好奇问。

    说实话,手法复位术,贺志早几十年就不做这样的急诊小操作手术了,平日里在病房里,做的大手术,也都很少涉及到骨折的直接复位。

    方闲于是便相对详细地介绍了一下手法复位辅助系统的原理、用途,以及相应的成像原理、安全性能等。

    如果贺志教授是外行,方云自不可能说这么多。

    但是内行的话,也是给贺志以及杜达超教授二人交待,自己之所以选择复位辅助系统来帮忙,不是单纯的试验,而是之前就有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在安全性方面,是有保障的。

    杜达超听了个大概,知道前因后果,但贺志就听出来的其中根本缘由。

    “也就是说,方医生你现在就是这套手法复位系统的专业技术层面的工程师,负责这一套系统的专业操作上的安全以及长进,相当于是带孩子一样的,让它成长成熟起来。”

    “而且是可复制的那种成熟?”贺志一下子就知道了关键处。

    关于机器人,在医学中啊,早几十年,就有发展。

    腹部的达芬奇机器人,再到后面的关节外科机器人、意念写字机器人等等诸多……

    很多年前,腹部的手术,就是用达芬奇机器人作为工具,来做腹部、胸部、妇产科相关的肿瘤等重症疾病的治疗工具。

    骨科的关节镜,其实也是关节的一种机器辅助工具。

    因此,创伤外科,也有类似的智能辅助系统的开发和缔造,完全是在意料之中,毕竟每一种科技的发展,都是让医生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才是根本。

    “贺教授,那还差得远,而且这样的辅助系统,单纯能提供的操作熟练度上限就是3级技能,再要往上的话,就得人工干预和参与了。”

    “不过操作起来是真的非常便利,可以通过感应人的体重、脂肪厚度以及肌肉的厚度,来提供合适的初始牵引力道阈值。”

    “区别于传统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