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幻楼宴(一) (第1/3页)
元照嘴唇颤动了一下。
承天门外一片安寂,他神情木然地前行五步,跪拜受诏,其身后百官纷纷伏倒,齐呼国幸。
三百信骑早已在朱雀门外勒住缰绳,此时得了皇榜,同时擎着信旗放蹄驰出,急如一阵奔腾的箭雨,散如一朵开放的花。
将明宫消息播撒全城。
然后从这座雄城中,又会有无数信报向着四面八方飞散,出三十二门,蔓延大唐全境,乃至南北境外。
当然有人欣慰,有人惊喜,也有人惊愕而难以接受。但无论天下人作何反应,麒麟的点选已经公布天下了。
随着正午的白日,大唐帝国迎来了它的嗣君。
裴液立在紫宸殿外,唐皇递下诏书后又转身入殿,片刻后,其余六位嗣子鱼贯而出。
堂皇的钟磬大乐奏响在宫中,礼官的高声再次响彻了殿前,裴液和其余禁卫全被引去边缘,大量的内侍开始低头离去,将各位殿主送回各殿。
冯大监又已回到宫中调度,人散得差不多了,他看见旁边那位按剑直直望着紫宸殿的少年,阻止了礼官的上前,犹豫一下,自己靠了过去:“这位,裴少侠。晋阳殿下过后应随陛下径出朱雀门受臣民之瞻,不来相见了。少侠是回朱镜殿等候,还是出宫?”
裴液回过神来:“哦,冯公公。我想遥遥看一眼殿下出来,不合礼制是么?”
冯忠御微怔,他没料到这少年嘴里吐出这样一句话,一时不敢去揣测这位佩剑之人心里担忧的是什么,只道:“自无不可,不过陛下与殿下应当也很快就出来了,此后接见群臣、共成大礼,可能无有精力顾及少侠。裴少侠之后若有去处,咱家可为安排。”
裴液没答声,他转过头,看见那两道身影从紫宸殿走了出来,仪仗纷纷跟在其后。明亮的日光照在女子的脸上,宛如神明。
他心放下来,转身一拱手:“劳冯公公费心了,我现下随十一殿下离去就是。”
他转身而去,紫宸殿前,李西洲跟在李曜侧后走出殿门,一霎先惊觉于世界明亮的日光。
原来已是正午了。
她神情没有变化,但身前的男人驻足了,似乎在平望远方。
李西洲越过男人的肩头望去,殿群碧瓦,都泛着明亮的光泽,遥远处海一样的檐顶堆成淡淡的雾。
紫宸殿不是神京最高的地方,但这条中轴线上确实不允许有比它更高的建筑,所以只要眼力够好,理论上可以从这里一直望见神京城的南中门。
但她只望了一眼,因为视野的大半被男人的背影占据了。
李西洲在记忆里几乎没有和他离得这样的近的时候,如果有,那也是极小的时候了,头顶大概没有他的衣摆高。
此时几乎能嗅到他身上男性的味道。和这个视角一样,令李西洲十分陌生。
二十三年来,除了上次夜访紫宸殿,两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若有,最多也是祭礼或年节时她单方面的祝词,何况近些年宫内年节她也不常参与。
男人的背影和李西洲印象中有些区别,那个想象多过实见的混凝形象要庞大莫测得多,而眼前这个身影俊秀挺拔,肩膀也比裴液窄些,好像是一个真实的人。
实际上,李西洲在神京操弄风云的七年,就是尝试认识这道身影的七年,有些地方她知道自己认识对了,对应的事情就无所顾虑地推进下去;有些地方她认识错了,就会碰上铁壁。更多的地方她没有认识清楚,那就是一片迷雾与深海。
她认识他越多,掌握的权力就越大。
李曜忽然开口:“有害怕吗?”
李西洲微微一顿:“有一些。”
“别怕。”李曜没有回头,“我还很年轻。”
他低头走下台阶,李西洲落后了一步,提步跟上。
穿过整个大明宫里明亮的日光,确实是将夏天了,李西洲感觉有些热,当遥遥的欢呼噪嚷传来时更是如此。
但这大概是第一次她不用自己决定步子的方向,也不必思考如何掌控、如何言语,她没有表情地跟着眼前的黄袍登上城墙,一霎仿佛整个神京都沸腾起来。
簇拥在朱雀门前,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的人海,也已经等了不知多久了。
直到见到黄袍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