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章 货币同样是大一统战争的延续!(求订阅)  大秦国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百二十章 货币同样是大一统战争的延续!(求订阅) (第3/3页)

不定决心,也不敢去承担这个风险跟后果,又岂能奢望其他人?”

    “扶苏愿意承受这个代价。”

    “也无怨无悔。”

    扶苏一脸正直,毫无半点犹豫。

    他不可能后悔的。

    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也容不得他反悔,一旦朝廷退缩了,便意味着朝廷对关东产生了忌惮,这对整个天下的影响是很微妙的,极有可能引起关东势力的进一步逼迫,这是扶苏不愿见到的。

    他也不想退。

    一步退,步步退,何时有头?

    如果局势在自身,他又岂能因爱惜羽毛,而错过这大好机会?

    嵇恒笑着点点头。

    他缓缓道:“你不用一副慨然赴死的模样。”

    “朝廷的意见的确会很大,但现在少府是张苍,你只需说服张苍,再说服一些朝臣,此事未必不能得行,只是阻力的确会大很多,尤其若是最终结果不好。”

    “你这储君位置恐都未必能保。”

    “虽然可能性不大。”

    “另外。”

    “铸币权下放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也只能用这一次。”

    “一旦有了这次的经验,地方势力定会大幅警觉,朝廷再想如法炮制,也会无比的艰难,毕竟那个‘称钱衡’的东西,也就第一次能起大用,而且现在多半只是为了表现对朝廷忠诚,等他们真的反应过来,定会大幅警惕的。”

    扶苏点头。

    前面嵇恒提到‘称钱衡’,他其实也不以为然。

    只是后面细细琢磨了一下,才知道‘称钱衡’的确是一手妙棋,因为朝廷颁布下去,恐很多人都不会在意,都只会认为朝廷是无力监管,迫于无奈随手安排的,而实际上,地方官府为了尽可能的向朝廷表示忠诚,大多都会遵从,毕竟只是一个秤盘,又算得了什么?

    加之。

    放开私铸钱币。

    地方势力来钱太快了。

    自然不会那么心急火燎的去制造劣币,不然落到朝廷耳中,免不得有人要丢官,因而早期为了稳妥起见,都会是足额足量的,也就会一步步引向嵇恒所说的‘良币驱逐劣币’。

    但吃了一次亏之后,这些人自不会再吃第二次。

    日后也会越来越不起作用。

    更关键的是。

    朝廷日后是会把铸币权收回的,那就相当于,他们这么辛辛苦苦的铸钱,最终都为朝廷做了嫁衣,心中更加不会对这些政策上心了。

    嵇恒缓缓道:“下放铸币权,只能是天下货币紧缩的时候才能用,而且不能用太久,不然天下这么多铜矿大肆铸造铜币,货币的价值只会不断贬值,最终的情况,其实过去咸阳经历过一次,只不过那一次事出突然,也非是货币自身贬值导致的。”

    扶苏蹙眉。

    他面露一抹不解。

    咸阳何时出现在货币问题的?

    随即。

    他想到了一件事。

    扶苏沉声道:“当年的兰池?”

    嵇恒点头。

    他淡淡道:“当年始皇兰池遇袭,关中大索一月,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关中粮价飞涨,原本五六十钱一石的粮价,一下子飙升到了一千多钱,这也导致,当时关中不少人饿死,甚至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这种情况跟货币膨胀类似。”

    “但又有所不同。”

    “货币膨胀是货币大为贬值,原本五十六钱能买一石的粮食,等日后却是要一两千钱才能买到一石,甚至是一箩筐的钱币,都换不了一石米。”

    “所以铸币权必须要尽快收回。”

    “不然天下货币泛滥,受苦受难的还是底层。”

    扶苏心神一凛。

    他也知晓了其中的利害,连忙拱手道:“扶苏记住了,定会早日将铸币权收回,绝不让其旁落太久,更不会容许天下货币贬值到如此地步。”

    嵇恒轻笑一声,目光深邃道:“扶苏,你又错了。”

    “货币,同样是一场战争。”

    “只不过相较于沙场上的战争,货币战争没有了血与火罢了。”

    “但这却是大一统战争的延续。”(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