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章 小心取仕!(求订阅)  大秦国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八十章 小心取仕!(求订阅) (第2/3页)

   说着。

    嵇恒也是莞尔。

    他笑道:“当年我还让你父、胡亥几人去重走大秦的旧都,去体察一下地方情况。”

    “不过那时因王贲突然病逝,最终草草结束,虽后续是走完了,却也是少了不少体验。”

    “当时我记得还见到了几個不错的官吏,很多都不愿高升,只想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还有就是为其他官员把持了上升渠道,上升无门。”

    “呵呵。”

    “眼下这几人似还都不错,而这或许就是你日后要面对的问题。”

    “如何提拔官吏。”

    “让有能有才的人,能为大秦所用,而不是被安置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或者被人死死的压在底层,得不到晋升机会。”

    “但也还好。”

    “天下很大,人才很多。”

    “大秦用不完的,也不可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但如何提拔官吏,却是一门艺术,其中门道,你却是可以好好琢磨一下。”

    说着。

    嵇恒迟疑了一下,说道:“大秦日后真正选拔路线,其实是相对单一的,便是从学室提拔,毕业即为官为吏。”

    “就目前而言。”

    “学室制度是很先进的,培养的都是全面的人才,即插即用,可以安排到任何位置。”

    “但随着天下稳定,学室制度定然会出现崩塌的,到时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从学室出来的官吏,都有着极强的素质。”

    “能力高,文采出众,也有着极大的栽培能力,前景也更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代新人换旧人,新的一批人往往都会胜过上一代。”

    “但这未必是好事。”

    “学室的越发成熟,会导致几乎是模版化的生产官吏,这些人很多已缺乏了自己的想法,在寻常时候,基本是天下官吏很好的填充者。”

    “然一遇到问题,或者遇到自己没有经验,没有学过,甚至是没有听过的问题,这类人很容易慌了神。”

    “所以选拔官员,要多方向多突途径,不要固守一方,即便这一类看着很优秀,也不要迷信。”

    “不然大秦绝大多数官吏,都会逐渐为一群‘家门、学门、机关门’的三门门生取代。”

    “这些人是不知道底层情况的,也一向不食人间烟火,太多这类官吏把持地方,一定会出状况的。”

    “故一就算用,也要压着用,把这些所谓的精干,全都下放到底层历练一阵,这才能检验出他们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光凭门第。”

    闻言。

    嬴斯年若有所思。

    他在心中咀嚼了一阵,也是连忙点了点头道:“学生记住了。”

    嵇恒点头。

    他并非是危言耸听。

    后世出过太多这种三门官吏了,出了家门,就入学门,学门毕业,就直接进入各类机关政地,然后飞快的爬升。

    在立国初是没问题的。

    但随着天下越发稳定,这一套体系,就会为人利用,最终演变成模板化的官吏培养,这类人如果太多占据高位,那是天下的灾难。

    而且他可是清楚。

    明清时的文人,字写的很好,文章也有理有据,接人待物,让人如沐春风,在平常时候,可谓是一方精英,但真的出了事,当场就抓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