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魏延:给齐人来一点小小的楚国震撼! (第2/3页)
打扫战场和收编俘虏的事情就交给手下人吧。”
杜预向关昊苍道。
“固所愿,不敢请也。”
关昊苍笑着点头,随杜预和陆忆安两人向着陆寨走去。
就在南岸战火渐熄之际,北岸的魏延和高览在一处密林中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一方大青石上,一卷简陋的舆图被铺展开来,舆图上标注了东昌府和中平府的大致地理信息。
“高将军,你我如今在这个位置。”
魏延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舆图上“邢固山”几个字。
“你我领军孤身深入敌境,危险无处不在。若有不慎,便有倾覆之危。依延之见,不若趁齐军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帅和参军身上时,一举拿下宿瀑县。之后,让士卒换上齐军衣甲,伺机而动。”
魏延手指移动,指向了邢固山旁的另一处地点——宿瀑县。
高览歪头想了想,将拳头朝青石上重重一砸,道:
“好,就依魏将军的!”
站在山坡上,看着一队队沉默出发的楚军士卒,魏延嘴角咧出一丝笑意来。
这一次,就让他魏文长给齐国带来一些小小的楚国震撼!
…………
当两千全副武装的楚军士卒极其突兀的出现在宿瀑县外,县城中,无论是守城兵将还是百姓,都惊呆在了原地。
在魏延和高览这一个九品宗师,一个八品高手的率领下,只用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这座简陋的县城便在楚军的攻势下彻底沦陷。
魏延两人分工明确,一人领部分士卒看管俘虏,一人去武库中取出兵器铠甲,准备给士卒换装。
两人忙活了大半天,直到晌午,方才在县衙中聚首。
“这一次,我们出其不意下全歼了守军,击毙百余人,俘虏八百余人。按照文长交代的,我把他们的武器衣甲都给扒下来了。”
高览那张脸上满是笑意。
“只是,这些士卒的战力也太弱了,这一仗下来,根本不过瘾呐!”
说到这里,高览的语气中满是遗憾。
“你这厮,”魏延横了高览一眼,没好气道,“这些士卒都是守城府兵,战力不高极其正常,再加上人数不多,有这样的软柿子捏,难道还不好吗?”
随着齐楚大战即将打响,东昌府的战兵都被征召到前线,后方的城邑也因此大都处于空虚状态。
府城或许还有三五千人守卫,但普通城池的守备力量顶多也就千余人,至于小城和县城,更是只有三五百人。
只是由于这宿瀑县位于齐国运粮路线上,因此守备力量才增加到了千余人。
以魏延麾下的两千兵力,只要不去头铁硬碰府城,对上其他城池,那都是虎入羊群,嘎嘎乱杀。
不仅如此,由于东昌府经过楚国和齐国的接连开发,虽然水网密集,但有路桥相连,能够大大提高魏延麾下楚军的转移速度。
“我从武库中找出约五百副兵器铠甲,让麾下儿郎全部换装还是差了四分之一。”
说起从武库中搜出的齐军兵甲,魏延脸上浮现出几许遗憾来。
但他也知道,万事不能强求,也幸亏这宿瀑县因为是在齐国运输路线上加强了守备力量,否则他们这一战下来,能搜刮到三四百副武器铠甲,那都要谢天谢地了。
两人正说着,忽然有亲卫来报,说是县里百姓推举出一名宿老,希望能够见上两人一面。
这些百姓是什么意思?
魏延和高览对望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迷惑不解。
“让他进来吧,看看他想说些什么。”
只是犹豫了瞬间,魏延便做出了决定。
很快,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在两名士卒的陪同下来到了魏延和高览面前。
看到两人,那老者忙拱手施礼,道:
“两位将军,小老儿有礼了。”
魏延和高览还礼之后,魏延一边让亲卫给对方看座,一边尽量用平和的语气问道:
“敢问老丈,不知此番见本将和高将军,有何要事?”
老人犹豫了一下,方试探着问道:
“敢问两位将军,可是从江南过来的?”
魏延和高览对望一眼,点头道:“正是。”
老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本紧绷着的精神顿时放松了下来,笑着向两人解释道:
“县中好多百姓以为是山大王来这县里打秋风了,只是见将军麾下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这才有了几分疑惑。小老儿在县中有几分民望,便被大家央着,厚颜来问将军了。”
说道最后,老人浑浊的眼中泛起点点泪光,哽咽道:
“老朽自十五岁后,便再也见不到王师了。江北三府沉沦齐人之手六十年,没想到在古稀之年,老朽还能再见王师北上之日!”
话未说完,老人已跪倒在地,朝神京城方向连连叩首。
魏延和高览见状,急忙示意亲卫将老人扶起。
“齐人统治残暴无比,我等三府百姓无时无刻不盼望王师北伐。如今见到两位将军,老朽也能对这县中百姓有个交代了。”
情绪稳定下来后,老人笑着对魏延两人说道。
魏延苦笑一声,对老人说出了实情。
“老人家,你误会了。本将这次渡江北上,只是为了袭扰齐军。至于何时北伐,那需要等陛下和朝堂上的诸多大人做出决定才是。”
老人闻言,在恍然大悟的同时,脸上露出了失落的神色来。
高览见状,急忙出言安慰道:
“老人家,如今陛下英明神武,锐意进取,有明君之相,更是在太庙列位先帝面前立下收复江北五府的誓言。老人家且耐心等待,定能看到王师北上的场景。”
老人闻言,精神总算振奋了一些,点头道:
“这位将军一看面相,便是忠厚之人,小老儿相信将军这番话,定会努力活下去,活到那一天。小老儿只希望,那一天能够早点儿到来。”
魏延:高览忠厚,那我呢?
只是,接下来老人的一番话,让两人心头为之一振。
原来,齐国前往水师大营运粮的车队每隔半个月,便会经过宿瀑县。
如今算算日子,差不多明日早间就会到达宿瀑县。
等到送走老人,魏延和高览对望一眼。
魏延压低声音,说道:“高将军,你说这运粮队,我们劫不劫?”
高览同样低声说道:“我在暗,敌在明,为何不劫?”
达成一致后,两人召集麾下将校,开始商议起来。
黄土压成的乡间土路上,一支足有小一千人规模的运粮队在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