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三章 辽东奏捷疏  辽东百户,只手遮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五十三章 辽东奏捷疏 (第3/3页)

琅国公此次功劳,也能表现朝廷的恩德,”朱由校看向孙承宗。

    “臣遵旨!”孙承宗一躬身,领了旨意。

    一大早的被朝阳门的祸事惊醒,和内阁诸人商议了一个时辰,又找来温岭问话,下旨‘彻查’,到现在已经天光大亮,朱由校也有些累了。

    “朕乏了,各自回班,做事去吧,”朱由校靠回到御座上,比起眼睛,好似非常疲累。

    “臣等告退!”

    叶向高和孙承宗互看一眼,皆是心中明了,带着众人缓缓退出。

    “孙大人,你觉得,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叶向高和孙承宗走在最前面,其余人皆是离的远远的,防止瓜田李下。

    “这还不简单?”孙承宗双手交扣,缓缓迈步,语气带着一丝无奈:“走到这一步,皇上无论如何都要保着琅国公了,无论他愿不愿意。”

    说实话,伐金之前,东林在南京的势头现在很是高涨,全国各地的士子们都在为东林的下野而遗憾,鸣不平,信王爷在民间的声誉也很好。

    而现在,辽东大捷,灭国之战,凭借此功,朱由校已经能够在朱明历代帝王中坐三望二了。

    这个时候,朱由校无论如何不能把王琦这个金字招牌给砸了。

    “那你说,朝阳门这件事,到底和琅国公有没有关系?”嗒的一声,叶向高站定身子,看向自己的同僚。

    “据老夫对东林的了解,他们不会做这种事,无关乎品行和人格,只是做不来而已,”孙承宗笑的有些深沉,望着叶向高:“而琅国公本人,更是不屑于做这种事。”

    “你是说”叶向高叹了一口气。

    “是啊,说到底,宋太祖当年,也是被逼上位的。”

    孙承宗的话,意味深长。

    ———

    幽深的乾清宫内,朱由校身子蜷缩在御座上,久久没有说话。

    “朕其实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朱由校的语气带着萧瑟。

    “陛下,”魏忠贤低着头,不敢回话,更不敢妄加猜度。

    “朕现在只是想要看看,等琅国公回京之后,会如何处置那几个人.”

    言罢,朱由校的目光重新落在御桌上,那里放着一本奏疏。

    《辽东奏捷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