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二二章 你们也配?  辽东百户,只手遮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二二章 你们也配? (第3/3页)

独和王朝聘聊聊。

    “吉王殿下,”王朝聘眯起眼睛,沉声道:“他欲起兵反王,老夫和他是合作关系,以壮声威!算起来,这个时候,殿下已经起兵了!”

    王朝聘的脸上,泛起一股子激动:“不求胜利,只求能够撼动王琦的势力,让天下有识之士,能够联合起来,共击王氏!”

    “执迷不悟!”秦二宝之所以遣退其他人,就是想给王朝聘一个机会,这样的大儒,若是能为王琦所用,则议会推行,要顺利许多。

    可是现在看起来,此人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等南京城议会成立之后,会判处你的罪名,而后才会有具体的结论,”秦二宝站起身子,不想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这段时间,你可以想一想,好好的思考一番,什么才是天下?”

    言罢,秦二宝转身离去,昏暗的牢房中,只留下王朝聘一人。

    靠着大牢内的墙壁,王朝聘缓缓坐下,嘴里喃喃自语:“天下?”

    ————

    还有十余天,便是华夏纪元了。

    王琦并不打算在正月之前回京,新年以来议会的第一次议员大会,将在二月二十号开始,王琦在那个时候赶回去即可。

    现阶段,在南京城的诸事完结之前,王琦还需要在这里坐镇。

    王朝聘,陈贞慧等人在傅传德的指认下,已经被皇城卫投入大狱,等议会成立之后,再行审理——王琦不想去插手。

    他也想看看,议会中的刑罚委员会,在自我创新的形势下,能走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而长沙的吉王,自有卢象升去处理。

    另一方面,李羊山已经从阁皂山回南京,计划筹备道统学刊,以统一天下舆论。

    ————

    “商行,工厂,土地,人口”王琦在纸上写下八个字,定定地望着,眸中少见的出现了一丝犹豫。

    “商行倒是可以先行南下,”王琦用笔在商行下勾画了一笔。

    这几天,范中进一直给王琦来信,想要将商行开至南京,而北京城的王正一和王楠,也在筹划着将分号开到南京城。

    北方的商行南下,可以促进良性竞争,使得原本被南方世家豪族所垄断的商贸、盐运、织造业、烧瓷、工矿等产业得以兴盛,某些方面,还可以促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商行的大量涌入,可以让工厂遍地开花。

    而王琦最近在做的便是,以议会手中所掌握的资金,在南京城建立两京十三省第一家聘用制纺织工厂。

    议会为主导,两万两白银的启动资金,在南京城郊外建立一家工厂,资金由议会的委员会直接管理——王琦想要看看,通过政府的引导,能不能让资本主义制度在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念及于此,王琦用毛笔在工厂下轻轻勾画。

    “人口?”王琦的眉头微微皱起。

    若是工厂大量的崛起,势必会和土地争夺人口,这样一来,粮食和耕地便会成为一个尖锐问题。

    “需要郑芝龙和丘通,从海外大量采购奴隶,以供国内工厂使用,而且,边境地区还有大片急需开垦的荒地,也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充实。”

    其实,大明朝现在的人口,还远远未达到峰值。

    只是粮食限制了发展。

    而且还有很多人被大明朝的黄册摁死在民户,匠户,军户上,不得脱身。

    所以在议会元年的第一次会议上,王琦打算废除黄册上的籍户制度,只保留原黄册上的人口统计,籍贯等制度。

    以解放广大农户和军户以及匠户,让原本困在土地或者军户所的人群,能够投身到工厂和海贸的浪潮之中。

    至于粮食

    王琦的目光落在桌角的一封信上。

    徐光启的科学学会近期有了重大发现,学会第一批学员刘定在蓟州府西南一处实验田亩上,培育出三十株适应北方渐寒气候的玉米种子。

    还有甘薯也在加紧实验。

    “时不我待.”王琦印象中,小冰河时代其实已经到来了,若是在十年内不能将玉米等作物推广开来,到时候到处的饥荒泛滥起来,王琦也有些头疼。(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