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八章 被虚假信息坑死的隋炀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一十八章 被虚假信息坑死的隋炀帝 (第2/3页)

是巅峰时期面积也不到500万平方公里,而二十一世纪华夏是960万平方千米。”

    “隋朝一个江南几乎还没有开发,西北,东北大平原也没有彻底控制的封建王朝其耕地面积超过了未来一千多年前的华夏两倍。”

    “再看这个据《隋书食货志》载:“隋文帝既平江表,天下大同,躬先俭约,以事府帑。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

    “啧啧,这样的数据,看出来问题吗?”

    房间之中江晨双目带着一份笑意,文字也随即敲打而上。

    这些东西,的确是他这些天翻阅史书看到了一个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点。

    那就是大隋太富了。

    富到了不太正常的程度。

    隋朝是封建社会,隋朝之前是混乱无比的南北朝,天下动荡不安。

    隋朝哪怕有着北周的基础,可也不应该在短短的十几年就能够富裕到这一种程度。

    毕竟一没有工业革命,二没有产业升级,三没有技术爆发。

    这样的富裕是极为不正常的。

    要知道,哪怕是未来的华夏,那也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发展,才逐渐富裕起来。

    一个封建王朝根本就不可能到达这个数据。

    然后再看下人口,与田亩,江晨就越发的感觉到了不对症所在了。

    人口就算了。

    现代统计的人口也就只能参考一下。

    而且古代封建社会,隐户,逃户太多,哪怕人口再怎么不正常,也有办法解释。

    可田亩,就很难解释了。

    田亩这可是史书上白纸黑字书写的。

    这就代表着这不会有着问题。

    而一个封建王朝,拥有着三十八亿亩耕地,这特么的不是扯淡吗?

    别说隋朝了。

    特么的就是大开发时期的满清,也到不了这个数据的三分之一,康熙24年曾经对全国耕地情况进行过调查,当时的耕地一共是6亿亩,而到了乾隆朝末年,全国的耕地才增加到了10.5亿亩。

    要知道满清时期可没有氏族,没有门阀,在氏族门阀隐秘土地的情况下,全国的耕地都超过了三十八亿亩,整个大隋有多少土地,五十亿亩,还是七十亿亩。

    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根本就不可能。

    而出现这样的数据,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这数据有问题。

    再想一想江晨所在的这个时代各国gdp的算法,江晨自然明白怎么回事了。

    江晨不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是对的。

    可这只是一个聊天群,他聊天吹比而已,自然不需要在乎是对是错,只需要输出自己观点即可。

    看着聊天群安静的场景,他的脸上不由露出了了一抹笑容。

    而聊天群之中。

    一位位的皇帝却不由沉默了。

    目前这个皇帝群聊之中,没有一个傻子。

    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不用多说,这些可都是历史前十,甚至前五的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同样知道也不是开玩笑的,不然也不会把大臣们玩的团团转了。

    最后的崇祯朱由检,以及宋末帝赵昺,以及隋炀帝杨广同样并不是蠢货。

    这一刻江晨这些文字呈现,顿时让他们隐约间明白了一些东西。

    而洪武时空。

    明太祖朱元璋几乎一瞬间就想到了一个人。

    ——杨宪。

    没错就是杨宪。

    元末至正十六年,他老朱攻克集庆,杨宪投奔居幕府,掌文书。常出使张士诚、方国珍,因办事干练,为他亲信。洪武元年任中书参知政事,二年迁左丞。他任中书省执政时,专决省事,罢去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右丞汪广洋。后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被他所杀。

    这一位被杀的主要原因,自然不是因为李善长的弹劾,而是这一位竟然在他老朱面前大规模造假。

    杨宪担任扬州知府的时候,虚报自己的政绩,欺骗朱元璋。当时的扬州到处都是荒地,要想把这些荒地全部复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