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九章 乾坤已定,你我皆是牛马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百一十九章 乾坤已定,你我皆是牛马 (第3/3页)

的百姓,那更是可以说是历代最惨,甚至不亚于任何的乱世。

    那十八路反王,可不仅仅只是门阀士族而已,更是有着无数底层百姓。

    “整个隋朝我觉得更低面积最多恐怕都没有超过六亿亩,结果却要交三十亿亩,甚至四十多亿亩的税,这怎么可能撑得起,而撑不起,只能揭竿而起了。”

    “对了,隋朝一些小聪明吹嘘很牛逼的常平仓制度,这更加蛋疼。”

    “我不可否定,常平仓作用很大,我国古代王朝为调节粮价,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隋朝的常平仓制度是个什么鬼,隋文帝开皇三年,置常平监于京都,常平仓于陕州。同年,度支尚书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秋成时,按贫富为差户出粟一石以下,储之闾里以备凶年赈给,名为义仓;五年,遂依其议诏立义仓。”

    “什么意思看懂了,就是这特么的不是主动的,也不是大隋购买的,这是大隋征收的,按照着税收征收,粮仓也给大隋管理的。”

    “大隋巅峰时期,一个常平仓,也就是太仓和常平仓就达到2400万石,义仓600万石,这什么概念,特么的大唐一年产出都没有这么多,以天宝八年为例,这年天下屯收者,1913906石,可大隋呢,征收如此多民脂民膏,可哪怕百姓饿死,也不愿意开仓放粮,刘武周,还有瓦岗寨那群土匪怎么能名传千年,那就是他们愿意开仓放粮。”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王朝,还特么的罪在当下,功在千秋,怕不是想逗我。”

    一行行的文字呈现。

    蓝星之中,江晨这一次倒非是和明成祖朱棣那样直接开喷。

    而是真的有些愤慨。

    虽说在古代王朝之中,百姓本就是牛羊,为天子牧羊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可真到达隋朝这一种丧心病狂层度的,古今都罕见。

    可就这样,吹出来的虚假繁荣,却在这个时代吹上天了。

    隋文帝号称堪比秦皇的存在,隋炀帝更是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他们配吗。

    终隋朝一招,论盛世,比不过开元盛世的百姓,论功绩,论民族自豪比不过汉武时期。

    看看开元盛世百姓的生活,再看看隋朝百姓的生活。

    好吧苦一苦百姓。

    你要是能够和汉武一样,对着周围一顿爆锤。

    上到匈奴,下到朝鲜,百越,你都能吊锤,也能算你武功第一。

    可实际上呢。

    隋朝被其他人爆锤还差不多。

    隋炀帝被突厥差点弄个白登山之围,随后又被高句丽爆锤,就这样的功绩,真的不知道该有什么好吹的。

    而他的文字呈现,这一刻聊天群之中所有皇帝都不由沉默了。

    聊天群目前好几位皇帝,可真正在乎百姓的恐怕也就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了。

    其他人,说真的对于百姓其实没有多少概念。

    哪怕是明成祖朱棣也是如此。

    至于其他人就更加差不多了。

    可江晨那一行行的文字还是让他们感觉到了这一位先生从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愤怒。

    “先生,隋朝的确该灭!”

    沉默了片刻,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口了。

    他的话语,也随即打破了这一份寂静。

    “父皇所言极是,隋朝如此天怒人怨,也怪不了其他人。”

    “吾等竟然没有从史书上发现如此痕迹。”

    明成祖朱棣也不由感慨着开口。

    而其他几人依旧没有开口。

    大唐时空,李世民则微微的陷入了沉思当中。

    作为天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几乎一瞬间就闻道了这其中一些关键所在。

    此刻李世民还在沉吟。

    而在这一种沉吟之中。

    杨广的文字也随即显现了出来。

    “先生,不知我该怎么做,才能拯救大隋江山!”

    杨广的文字呈现,这一刻显得格外的恭敬。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