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四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求追订月票)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九十四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此时欧洲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之都。

    银行、债券、股票、期货这些现代金融额产物在17世纪的荷兰已经相当成熟了。

    不过作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华夏帝国,虽然起步比荷兰人晚了不少,但是起点高。

    去年为了筹集资金,华夏发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债券,苏伊士运河债券,光是第一期就高达2亿华夏银币。

    这个经济体量即便是荷兰也只能望尘莫及。

    不过据说即将发行的华夏铁路债券的集资规模将高达3亿华夏银元。

    陛下要修一条从京师到伊犁,然后再从伊犁到莫斯科彻底贯穿华夏东西的铁路。

    华夏的第一条铁路从开原到京师已经开工了。

    京师的股票交易所也正式上市了,辽东银行、东琉球公司以及马尼拉金矿、倭国矿业、辽东军工、江淮盐业、江南丝绸以及辽东玻璃成为了第一批上市的8支股票。

    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股票期货都是新鲜事物。

    不过李献忠很早就看出自己老三在金融方面的天赋了,所以经常给他偷偷开小灶,补习金融战的常识。

    至于对欧洲人的反制,东琉球公司早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由于李献忠的霸道货币政策,如今华夏银元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通用贸易货币了。

    即便是在荷兰,华夏银元也是可以使用的。

    但是想要击垮荷兰的金融货币体系,光有银元是不够的。

    因为一旦荷兰人发现东琉球公司大规模出手干扰荷兰的金融体系,他们很可能会禁止华夏银元的流通。

    所以他们手中必须要有大量的荷兰盾。

    目前一华夏银元可以兑换4.3荷兰盾,汇率变动不大。

    于是李兴祖决心先对汇率出手,想办法让荷兰盾贬值。

    只有荷兰盾贬值了他手中的银元才能换取更多的荷兰盾。

    荷兰盾虽然是纸币,但却是采取金本位制的。

    荷兰人手中有多少黄金便对应发行多少纸币。

    这个时代不同金银挂钩的纸币是没有任何信用的,比如曾经的“大明宝钞”。

    但是东西方的金银是有兑换差的。

    在欧洲1两黄金可以兑换15两白银,到了波斯地区可以兑换12两白银,华夏目前是兑换10两白银(最夸张的时候是4两白银)。

    因为大明银贵金贱,所以之前欧洲人经常带着大量的白银去大明兑换黄金。

    西班牙人几乎将墨西哥产的白银全部搬去了大明,将白银换成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黄金。

    但是汇率是公平的,欧洲同样出现了金贵银贱的局面。

    东琉球公司只要用大量的黄金在欧洲将其换成白银,同样可以赚取差价。

    这些年来华夏从马尼拉以及倭国以及印度同波斯获取了大量的黄金。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让欧洲人也尝尝被套取汇率差的恶果。

    所以东琉球公司有大量的黄金存放在阿姆斯特丹的总部,足有300万两之多。

    此外还有更多的黄金通过商船被运到荷兰。

    阿姆斯特丹的贵金属交易市场上,突然涌入了大量的黄金兑换白银。

    仅仅3天的时间,阿姆斯特丹库存的1200万两白银就被人用黄金给换走了。

    而且他们还在继续兑换,造成整个荷兰的白银库存被清空了。

    这时白银开始上涨,很快就从原先的1兑15变成了1兑12。

    但即便白银同黄金的汇率上涨到了1兑12,依旧无法挡住大量的黄金涌入市场购买白银。

    在英国同法国等地涌入的1000万两白银也被兑换完之后,整个西欧的白银几乎被人换空了。

    并且继续上涨到1兑10,将东西方的兑换差给抹平了。

    如果荷兰人无法投入更多的白银,那么白银的汇率必将继续上涨。

    华夏的银元虽然不是纯白银,但是纯度也高达88%,之前荷兰人不肯流通银元是因为李献忠坚持要将88%纯度的华夏银元当成1两白银来使用。

    此刻面对即将崩盘的白银,荷兰政府只得宣布华夏银元可以直接当成白银来流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