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记录鬼案 (第2/3页)
武清郡一案死了如此多人,他早对此案好奇。
但此案之中死的大多是帝京人,万安县人存活下来了,他若主动询问,难免会给赵福生一种逼问前因后果的架势——若是早前,帝京实力雄厚,有封都及数位王将坐镇,逼了也就逼了。
只是当下情况又不同了。
帝京的王将死了大半,赵福生似是在武清郡鬼祸中实力竟还有晋阶,这就由不得贾宜不细细盘思。
“刘猛,你去寻人。”
那刘猛领命出去,不多时逮了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男人站在议事阁前。
刘猛拉他进屋,每走一步,此人便受煞气侵蚀,不多时嘴唇发青,冷汗涔涔。
他只是普通人,此间事了后,他受议事阁煞气影响,难免要大病一场,影响寿元的。
赵福生见众人抬来桌子,那儒生自我介绍了姓名,随即坐下手忙脚乱的做准备。
她说道:
“此人记案有功,稍后帝京金将替他家中打个鬼印,以恩泽他家人。”
贾宜点头领命。
那人听闻这话,眼睛一亮,接着动作倒麻利了许多。
少顷,那儒生做好准备,低声道:
“大人可开始了。”
“好。”赵福生点头:
“我便从我们出发前往武清郡的那天说起。”
“我受封都之托,与余灵珠、王之仪及蒋津山几人领头,带人前往武清郡。”说到这里,赵福生补充说明:
“这一段之后留余地,当日出行的人员名录都登记在册,后续补上便行。”
那儒生应了一声。
赵福生又道:
“我们出发后,路途上我向余灵珠打听了一些武清郡的大概事情,之后她提议改道入郡,说她知道一条峡谷道,能借道提前进郡。”
这一段事件诡谲离奇,还非得从头说起不可。
“那一天事不凑巧,一入峡谷之前,便下起了倾盆大雨。”
雨中众人受困在峡谷道下,于是驭鬼者之一的苗有功便派了手下游洪等人前去打探前方路径。
赵福生提到这十名令使来到一处荒村,村中恰好死了人,在办丧事。
众人担忧有鬼,便带着村长折返而回。
……
她说到这里,阁中众人已经听得毛骨悚然,那记录案情的儒生更是双手颤个不停。
之后村中频出古怪,一是赵福生等人在村祠找到王、蒋二人泥塑神像;二是村民一瞬间离奇消失;三是众人开棺,竟在棺内发现了活着的游洪尸体。
赵福生又提到众人分头行动,打算查探这座处处充满诡异的村子,却误入鬼祭。
案情环环相扣,鬼祭之中遇到诡异树藤,入侵众人身体,村中自成法则。
而村长竟然是多年前失踪的伍次平。
……
后续众人带着伍次平回到武清郡。
“在回程的路上,伍次平提到了一桩关于武清郡的陈年旧案。”
赵福生又将长焦县董富贵逼奸唐敏,致使民妇跳井死亡,令其夫怒而杀人,死后厉鬼复苏一案提过。
……
这桩案中案被淹没在武清郡复杂而又恐怖的鬼案中,却又形成了武清郡鬼案重要的一环。
轮回、转世、血海、镜中世界,唐敏、高甚夫妇、孙绍殷及常老太太祖孙,最终交织成了武清郡大案。
“常家所在之处即是鬼案的本源,受其标记的原则之一,与常家有瓜葛。”
赵福生分析:
“这个瓜葛包括了生意往来、缴纳税赋、上贡物品,甚至可能点头问好的交谈。”
她的话说得众人毛骨悚然。
贾宜一开始其实对帝京众人之死确实心中生疑。
毕竟余灵珠的能力旁人不清楚,他却心中了然——时光轮回。
在他看来,余灵珠与鬼对敌的能力兴许不行,但她逃跑能力一流,不应该回不来。
王之仪、蒋津山法则也很特殊,怎么会死在武清郡内。
但此时一听赵福生提及众人进入武清郡,随即时光错乱,一再被困入镜象世界,最终打破本源,逼出鬼树雏形,纵使他没有亲自参与此案,可仅凭赵福生言语描绘间,便能想像得出来当时的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