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国本之争(五)·高下立判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十四章 国本之争(五)·高下立判 (第3/3页)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无数的信鸽从京师飞出,全国各地的长乐书坊,也开足了马力,疯狂地进行印刷。

    这个时候的长乐书坊的时论,也兼具了一些“报纸”的作用,尤其是复杂的情报系统和对于京师的渗透,使得他们能够获得第一手且劲爆的资料,有时候一些没有大用,但是却能够引起吃瓜群众好奇的消息,就会被用作时论,榨干利益。

    比如说某某已经被革职的官员的私生活,某某士绅公开发表言论“孟德遗风就是好啊就是好”之类的,都是会引得百姓争相观看,津津乐道的玩意儿。

    不是没有人眼红过长乐书坊那巨额的利润与影响力,试图效仿,但是都在这些方面被压得死死的,最后被迫倒闭,以至于长乐书坊在大明境内几乎是一家独大。

    严凌早些年经营长乐书坊的行为起了成效,现在大明的民间舆论几乎已经被家族给完全掌控。

    因此,当大量的时论篇章涌入市井之中的时候,那影响力是极其可怕的,这下子,荣王的形象是真的被坐实了。

    也有些“荣王派”的官员,想要借故禁止长乐书坊传印文章,也根本做不到——这篇时论,只是如实记载了当日的场景,顺便夸一夸什么陛下天命真人,大明万世永昌之类的,你敢禁?伱什么居心?

    再加上长乐书坊后面那个可怕的影子,他们也很快怏怏而退。

    不仅如此,东钱书院也来凑热闹。王学虽然在早先张居正时代受到了打压,但是张居正也是终究看在严家的面子上没有赶尽杀绝,在东南为他们留了一块净土,这些年虽然低调了许多,但是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朝政全面洗牌,王学门人已经又重新活跃在了政坛士林之上。

    这个时候的东钱书院,因为曾经的打压,反而变得极为激进,以曾经的泰州学派为主导,他们倡导反对儒家的礼制,重视百姓生民,现在自然是强烈反对儒家的制度,要求立一位能够妥善治理天下的君王,也就是福王。

    王学卷土重来之后,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表态,直接令本来一心的士林,也出现了分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