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胜利与谏言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六章 胜利与谏言 (第2/3页)

着宝剑上殿,那依然代表着皇帝的信任与极大的荣耀。

    众多大臣们,向队伍前列的身影投去了艳羡的目光,这已是人臣的极致了,大明两百多年,根本没有出过几个能有此殊荣的。

    倒是严家,一口气占了俩。

    这又何尝不令人羡慕呢?

    就在众人眼热之际,伴随着宦官的一声唱颂,朱常洵来到了他的位置上。

    朝会开始了。

    此时的皇帝满面春风,他笑吟吟地看向站在一众勋贵前头的严时昭,笑道:

    “陈国公此番北击瓦剌,重创准噶尔,令北人不敢再南下而牧马,令北地纷争而难一统,更是一扬我大明之威名,使四海宾服,此乃是为社稷一大功啊!”

    “不愧是我朝名将,靖平王之后裔啊!如此功绩,竟如那梁国公北驱残元,英国公南平交趾,皆乃是世之奇功也!”

    皇帝夸赞的话语,在空中响彻着,令在场的群臣,眼眸中更加的羡慕之时,也有了些许的惊讶。

    这一次固然是大胜,但是说实话,这战果别说和蓝玉、张辅相比,就连严时昭他自己,和那曾经耀眼的全歼鞑靼大军的战绩相比,都是差了许多的。

    毕竟对战双方并不是一个量级的,在大股的羁縻骑兵加入之后,明军的优势更大,而准噶尔部,只是瓦剌四大部落之中的一个而已。

    那一边,皇帝正在宣布着对于严时昭的种种封赏,包括但不限于金银珠宝、赞拜不名、册封其妻子等等,可以说是极近荣耀,而下方,臣子们也是想法各异。

    李汝华微微眯起了眼睛,他已经猜到了皇帝的心思。

    因为严晨昊反对出兵。

    虽然最后他也妥协,同意严时昭领军出征,但是归根结底,那也是皇帝的坚决要求,才会有这样的结局。

    这个事情通过宫人之口,已经让朝廷里大多数官员都知道了。

    那么这个时候,越是抬高这次大胜的战果以及战略地位,就越能显示出皇帝的英明与首辅的昏聩。

    皇帝倒是好算计,不过,就这么想要如愿?

    李汝华的嘴角上挑,同时,他的背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此战功成自是极好的,但也是赖陈国公指挥得当,首辅用事得当以致国库充盈,切不可以为惯例,若是穷兵,则难常胜也。陛下当以汉武为戒,效仿仁宣二宗,以和治世,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