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三宣六慰,东吁王朝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十四章 三宣六慰,东吁王朝 (第1/3页)

    “宣慰之地,几已失陷,他隆僭称东吁王,扰我边境,其势愈大,恐有危矣。”

    “征南将军、黔国公沐天波奏。”

    宦官读完了沐天波的来信,而朝堂之上,则是一片的寂静。

    朱常洵眼中闪闪发亮,扫视着面前的群臣,随后说道:

    “诸位,这他隆是愈发猖獗,胆敢破我三宣六慰之藩属,还骚扰边疆,如此藐视我朝,岂能不理?何况其嚣张至此,只怕万历之旧事,恐怕就在眼前。”

    “朕欲要出兵,平定其乱,以戒令四海,扬我大明天威。”

    “户部如今还有多少存银?”

    他转头,看向倪文焕,问道。在李汝华致仕之后,这位户部左侍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的户部尚书。

    倪文焕恭声禀告道:

    “陛下,国库里共有储银四百三十万两。”

    此时的大明国库,还是蛮充裕的。

    毕竟经历过严晨昊的一系列革新之后,大明的岁入,虽然不敢说和巅峰期相似,但是也达到了一千五百万两左右,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攀升。

    虽然说军屯制度基本瓦解,导致军费激增,另外还要补足之前的欠饷,还有官员俸禄、宫廷支出,以及一些救济灾民之类的支出,但是好在不需要供养原时空那庞大的皇室旁系,这几年钱也是攒了许多。

    按照严晨昊原本的计划,又是征伐草原,又是支撑水利建设,国库估计剩不下太多,但是朱常洵“天才”般地想出了免去百姓月薪的这一办法,倒是省下来了不少的银子。

    数十万的劳工免费干活,一年下来省去了将近三百万两的白银,而这本来是这水利中支出的一个大头。

    现在节余了下来,有四百多万两也并不稀奇。

    而朱常洵,也是满意地点头。

    他将目光投向了面前的地图上,那东吁王朝所在之地。

    大明的西南。

    早在嘉靖年东吁王朝开始崛起之时,三宣六慰就战火不断,甚至在万历年,还爆发了一场中缅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