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思想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四章 思想 (第2/3页)

其治下的社会难以产生进一步的发展。

    科技进步,以及后世的很多改革变化,其实都是建立在思想进一步解放的基础上的。

    尤其是他若想要进行进一步的现代化,就必须动摇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用士大夫,去对付既得利益的阶级?这不现实,一个阶级确实会有背叛者,但是他们只会是少数。

    他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一批读书人,来冲击封建的儒生士子。

    王守仁的心学,正是他所选中的。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属于较为先进的了,而东钱书院的王学,更是从最为激进的泰州学派发展而来,其思想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

    从刚刚两人的对话就可以看出其与时代的参差,这要是放在外面,简直想也不敢想!

    严凌将目光投向了书院中的学子们,其中有很多,就是拥有新的思想的读书人,这将是他未来改革天下的底牌。

    他已经培养起了一批,但是,还不够。

    “如今私塾里,学习儒学的人还像以前一样多吗?”

    想到这里,严凌转头,向严洪亮问道。

    教育这一块家族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已经普及了基本教育,七岁强制入学,学制六年,十三岁毕业,这是第一学段的私塾教学,之后开始选择其专业方向。

    农业的,就会教导耕种的知识;其他的工匠等,也会各自系统教育知识,这是第二学段的学堂教学,学制三年,之后便开始按照各自的方向进行工作。

    然而这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在刚开办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选择的是儒学,毕竟可以当官——这虽然在朝堂方面是好事,为朝堂上增添了不少力量,但是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却是产生了明显的阻碍。有很长一段时间,家族的科技树只能靠有经验的工匠、农民来爬,而缺少理论研究方面的相关人才。

    甚至严凌都不好说什么,毕竟这条路升官发财,他要是阻拦,反而会遭到族人的不满,只能提高对于其他各方各业的福利制度,加大宣传。

    好在最近这种情况终于有所好转了,这也是思想环境所带来的改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