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战乱,两年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十八章 战乱,两年 (第3/3页)

同巡抚他手下本来就是边军,战力强悍,带着手下数千人断后,愣是击退了义军的追兵,为明军主力西撤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张献忠、王自用带领数万的部队追击,却反而被打了个大溃,折损三千余人,灰头土脸地跑去和王二汇合。

    朱常洵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两人的卓越,正好两人在大败之际能够有此作为,本身也是功勋不小,于是顺理成章地提拔了两人。

    在义军遍地的西北,他们几乎成为了中流砥柱般的存在,极大的遏制了义军的锋芒。

    而梁国公蓝安,自然是被罢去了统帅之位,朱常洵没给他好脸色看,不过却也没把他怎么样,毕竟国公之位与国同休。

    明军与义军,也从此开始了在陕、晋长达两年的拉锯。

    转眼之间,时间便到了武兴十七年。

    此时,洪承畴和卢象升,在这两年的战斗之中不断高升,一个成为了陕西巡抚,一个成为了宣大总督,镇守一方。

    两人合力,竟尔生生将义军那兴起之势压下,明军兵力处于劣势,却依靠着战术与经营,逐个击破,将三十六营分化瓦解,众多头目战死,十余万的义军,倒了如今,已经只剩下了三万余人,苟延残喘。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完成最后一击的时候,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

    大明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旱灾,原时空那场从崇祯十年开始,持续七年的“崇祯大旱”,正式拉开了序幕。

    几乎整个大明都遭遇了大旱,其中又以北直隶、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为最甚。

    伴随着的,还有蝗灾瘟疫。

    流民几乎是以十万计地产生,而朝廷根本无力救助。

    就连一向小心谨慎的周延儒,看着面前的奏报,也是一阵沉默,随后轻叹一声:

    “天未悔祸,灾害不止……莫非真是天不佑明?”

    而此时,在南方的严凌眼中,那金黄色的王朝气运,已经黯淡无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