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我们,才是志同道合 (第2/3页)
可谭厂长却顺势答应道:“好好好,我也听说一分厂的食堂是二十四小时开伙,一定要学习学习”
其实一分厂的食堂并不是全都二十四小时供应热食,毕竟不是全厂人都跟技术部门的那群卷王一样动不动彻夜加班,
但是一分厂食堂的厨师水平却绝对可以,因为李野从外面挖人从来不是只挖技术人员,也会花几倍的高薪挖饭店的大厨。
世界知名经济学家曾经断言,工人在工作时候的心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果工厂食堂的饭菜跟喂猪似的难吃,那必然是会影响工人的工作心情的。
花一块钱的饭票,让你吃到外面三块钱的品质,就这种幸福感,能不让工人们认真工作吗?
谭厂长品尝了一分厂食堂的饭菜之后,先是赞不绝口,然后才说出了他的“难处”。
“我们刚接触AVL公司的发动机的时候,是非常震惊的,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因为内地没有这种大马力的汽车发动机,我们只要能做成,就是国内第一,
我们用了六年时间,吃透了进口图纸,掌握了发动机的全套制造技术,还做了上百项针对性的适应性改进,但是从四年前通过国家验收之后,却真是冷暖自知”
谭厂长自顾自的喝了口酒,然后叹声说道:“因为咱们内地的意识跟欧美不一样,运输单位都不喜欢太重的卡车,
他们说重卡油耗高,价格贵,大宗货物不如发车皮整个运输市场只喜欢十吨之下的中型卡车,甚至五吨、三吨以下的轻型卡车,
李总和陆总也是行家,当然知道中型卡车是不会搭配超过十升排量的大发动机的,所以这几年我们只有重汽集团一家单位供应单位,年产量.不足一万台”
“.”
李野和陆知章都沉默了,他们都从谭厂长的话音之中,感受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憋屈和不甘。
李野在八五年就去过灯塔,当然知道欧美运输行业最普遍的是十八轮挂车,而且李野也知道在几十年后,内地公路上最多的卡车是二十二轮,
因为这种挂车的运输效率最高,从祖国的南疆把水果运到北疆,每斤运费只有四五毛钱,把铁老大的零担业务都快给挤死了。
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内地对重卡的认知和需求都极为有限,要不然吉汽和二汽也不会不注重重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