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三章:以张韩之能,我不信他会吃亏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五十三章:以张韩之能,我不信他会吃亏 (第2/3页)

仍旧传于世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我手持天子檄文,至东南讨逆,不忍见大汉忠良为袁术所拖累,望你自行考量。”

    “此时为我们谋得舒城,归于大汉,日后还可荣归故里,不负祖上荣光,若是死在了战场上,那就当时盖棺定论,恐怕史中留下的名声,与本意大为不同,你族中之子嗣,又该如何自处?你军中兄弟,都会以乱党论处。”

    “太守已败,但我却依旧将抉择交托于太守之心,尽供抉择,是死是降,全由太守自己做主。”

    “我降!”

    刘勋听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做出决定了,只是不敢打断曹昂的话,耐着性子让他将话说完,而后立即点头,“舒城上所留,都是我部忠心耿耿的兵士,只要携我的兵符配剑,交托给副将或参军送至城中,他们自然会开城门投降。”

    “希望,大公子善待我等。”

    曹昂松了口气,笑着将刘勋扶了起来,并且亲自为他松了绑,才拉着手道:“世叔放心便是,伯常兄长是我妹夫,同样也是曹氏之人,此军虽然由他率领,却是同样与我曹氏大多兵马一样,以仁德为主。”

    “对,”张韩也站到了刘勋身旁,此时已经是满脸堆笑了,“小侄也是曹氏的人,之前多有得罪了。”

    “唉,少年英豪,长江后浪,伯常和大公子,年纪虽轻,但也已有人杰之相,仁德美名广播于海内,令人敬佩,”刘勋由衷的感慨道。

    他虽无显赫的功绩,没有滔天的名望,但是自问懂一些兵法,带兵虽骄躁,但是在面对张韩的时候已反复提醒自己切莫冲动,定要冷静沉着,谨慎而动。

    却还是因为一念之差,上了他的当。

    输得不冤,但就像曹昂说的,曹氏兵马一直以仁义为主,当年徐州之战,以害父之由而兴兵,竟然都能对徐州百姓秋毫无犯,乃至是开仓放粮、收治流民,简直是匪夷所思。

    徐州甚至有百姓称曹操是文王在世,张韩领曹操之兵,当然也是行仁义之道。

    “多谢,二位心有仁义,令我可以保全性命,寿春所谓仲家不能长久,是当回归汉廷方才是正途。”

    “好说,”张韩和刘勋同行,道:“太守,让你的兵马先行放下兵刃,将马匹牵过来,除去身上战甲,先行委屈一番,等到了舒城,再登记造册,重新分发军备。”

    张韩和善的笑着:“都是为了军纪严明,军备统一下发,便于管理。”

    “嗯,甚好、甚好。”

    刘勋根本没有怀疑,任由张韩吩咐,他则是马上派亲信前去后方告知兵马,尽皆归降大汉正统,不再为袁术篡逆之举卖命。

    很快,如同长龙般的军队卸下了兵甲,放下武器,待高顺、张辽率众前去收取,将他们归于降卒。

    这个时候,张韩趁着曹昂陪同刘勋前行,而其余将士均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他拉着典韦到了一棵树后,轻声道:“刘勋的兵马,虽不是精锐,但也是老兵,其中还有不少贼寇出身的奸滑之人。”

    典韦抬手打断了他,神色认真的道:“越过这些话,直接说目的,君侯想干什么?”

    张韩眨巴眨眼睛看了他好一会儿,然后道:“把他军中的战马都占为己有,然后以选拔精兵的名义,先筛去一批老弱残兵,遣散回家。”

    典韦上身后仰了一下,好像想要隔远一点,好看清张韩似的,轻声道:“俺早知你会这么说,之前已经派伯骁去办了,孝父和文远,将战马和军备清点好之后,都会先行占住。”

    “占住干嘛啊?!”张韩眼睛一瞪,“全都拉回来啊,先拉到我们手里再说!”

    “诶,好!”典韦快速前去。

    等刘勋到达舒城,命麾下参军持其剑印和兵符,到城上去说明状况,且让刘勋在城下露面,很快,城上的将校就在面面相觑之下,开城投降,迎曹军进城。

    而一进城内,张韩立刻派兵下了原本防守士兵的军械,将他们当做降卒来处置,归聚于特划分出来的营地之内,只是每日供给面饼、麦饼和米饭。

    同时让自己的亲信,控制城内的军械储藏库,以及占据各处要道,谨防兵变,张韩选拔之后,遣散了数千兵士,选出五千精锐入营,充实于曹昂帐下。

    最后向曹操中军大营所在,飞骑传书告知战报。

    数日,得到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