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五章:贾诩教的话还真好用!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九十五章:贾诩教的话还真好用! (第2/3页)

 “自称内无杨朱守静之术,外无墨翟务实之风,如天之南箕,华而不实。”

    “因此拒绝了我的请求,”刘先回忆起此事,嘴角含笑,现在又有了新的看法,“原本我以为他不愿和我结交,也不愿担此教导之任,现在看来,刘巴应当是自认为不可成不疑的靠山才是。”

    “此子,在荆州的盛名已起,和君侯故事中那位仲永一样,为人熟知,各处皆晓,贤者莫不是愿来一观。”

    “的确不适合再于荆州求学。”

    张韩听闻,知道刘先终于已经下定了心思,淡淡道:“留在许都,日后先生可随时来考校,每年所学都可知晓。”

    “嗯,不错,”刘先满意的看着远处的侄儿,心中思量已确认无误,“那就多谢君侯了。”

    “不必言谢,我本不收弟子,但这孩子聪慧,收下与诸多贤臣一同教导吧……想必子脩也会喜欢不疑,把他当做弟弟对待。”

    “……”

    刘先看着张韩的侧脸,听见此话更是安心,因为不经意的话通常会伴随着真心实意。

    张韩在这里提及了曹氏大公子曹昂,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也说明日后会培植不疑为大公子出谋划策。

    据说,这位曹氏的大公子也是文韬武略、仁德品行,无论在军中还是在士人之列的地位都非常高啊。

    “君侯有心了。”

    刘先信了,张韩这样身份的人,其实没必要节外生枝,只需把军马之事安排妥当即可不再相见。

    既然结交,那说明他是真的有心收下不疑,和荆州建交。

    无论是收徒为重,还是结交荆州为重,都算是张韩的布局。

    “如此,就劳烦君侯照料了。”

    典韦朗声笑道:“先生不必担心,君侯最会照料孩子了,泰山臧霸、昌郄等将领之子嗣,也均在许都,君侯许诺照料。”

    “典校尉……”贾诩连忙在张韩脸色变化之前接过话茬,道:“不光是这些镇守边境的武人,我的儿子贾玑,也是君侯教导,且就在大理寺为君侯做门客。”

    “哦,贾诩先生也做此选择,定是不会错了。”

    典韦咧开嘴一拍大腿,“俺也一样,俺儿子以后也是君侯教。”

    “君侯给俺儿子取个表字呗。”

    “早就取好了,”张韩眼皮一抬,“就叫中典,意思是取字经典之中。”

    典韦若有所思,嘀咕道:“那我儿子就是……典中典?名字怎么怪怪的。”

    “算了,以后俺找荀令君吧。”

    “看不上我?”

    “不是,是犬子不配。”典韦抱拳,低头吃饭,不和张韩纠结于此事。

    ……

    不多时,孙乾、糜竺从城内赶来,入席陪同刘先饮酒,到后半夜聊起了商马之事。

    刘先惊讶的发现,这两人并没有漫天要价,也不曾威逼利诱让他从中斡旋而后暗予好处。

    甚至,还肯第一次以低价运送一匹,若是马匹品质优渥,让荆州人满意,则可再运。

    “现在,塞外处于君侯所说的小冰期,也就是全年更冷,不易于长草,幽州北地和雍凉北地的战马,都瘦得不行,不一定有我中原腹地所牧的肥壮。”

    “而且,我们战马并非是当年滞留,是数年前君侯特意在徐州划出一片地域,也就是在彭城、下邳一带都建立了牧场,草料、马食均是照料得极好。”

    “先生可以回荆州时同去一观,这些战马均是商马,每年我们会有二百匹送予许都,进献给朝堂诸臣,主要是丞相。”

    “哦……”刘先放下心来,他方才的疑问就在这里,既然这么好,你们自己怎么不要,来抢我们战马做什么。

    听到每年也上供,还特别是给丞相,他就明白了,这事儿丞相知道,而且也默许他们贩卖出去,来保证家族收支均衡。

    但,其实也不会赚很多,看来这两位应当是跟随张韩身边的商贾世家,又或是身份较低的名士,以图在乱世之后,得到一个不错的未来。

    毕竟,乱世之后这天下的格局自然是全部打乱,又会重新分享,到时就无论当下这些所谓“天下名族”、“百年世家”了,只有胜利者。

    “明白了,”刘先点了点头,拱手道:“此事我会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