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七章:你问元龙,要命还是要功?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零七章:你问元龙,要命还是要功? (第3/3页)

大的功绩……”

    “要命啊,”张韩摇了摇头,“这是身体内已经有了剧毒成疾,肯定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久积成病,才会腹泻呕吐,反复不安。”

    “你回去问他爱命还是爱黄金,爱康健还是爱功名,今日见了丞相之后,季弼立刻就回广陵去,持我信令,沿途走驿馆马道,沿途驿馆暂歇喂马,尽快出行。”

    “我赠你一匹宝马,你可骑上狂奔而去。”

    “现在无事,倒是也不必……”陈矫说到了这,接下来的话却是说不出口了。

    他忽然觉得张韩这个人,与他相处的确很有滋味,他本来很是好客的,还打算多留自己在许都游玩几日。

    但是听见陈登身体有恙,却又催着他马上回去,让陈登回许都来。

    这顷刻之间变幻的态度和决议,其实便是两人之间的交情了。

    “怪不得,太守总是提及君侯,实乃是……他当世已少有服气之人,恐怕最服君侯、丞相了。”

    “你瞧,”张韩眉头一挑,登时就来了兴致,“当世少有服气之人,这话是何意?便是他本来就不服其他贤才,这还不是傲气?”

    “是是是,君侯说的是。”

    陈矫其实也觉得许都传来的这些风评,并不是全然诬造,和陈登平日对待那些来拜访的贤才也有关系。

    “这太守,一开始,广接贤士,得不少贤才上门来拜访,接待各友人的时候也都是和颜悦色,甚至喜和合心的高士聊到深夜,不过,后来越发烦于此事,说不如自己在家看书,便不再热衷于见客。”

    “再到后来,太守因上门来拜见的人太多,且均是有求于他,或是打算结交来得到一些品评名望,他越发憎恶此等事。”

    “于是方才有了傲气,在下想来,和性情大变有些关联,当然也可能是广陵当真没有豪士贤才,已让太守失望透顶。”

    张韩听完沉默了片刻,深深地叹了口气:“都是我的错。”

    “嗯?!”

    啥意思?

    陈矫在一旁听得一愣,这和您有什么关系呢?

    太守性情大变和您难道还有什么密不可分的关联吗?

    张韩双手一拍双腿,道:“这不就是,东施效颦吗?”

    “您意思是,太守学的您?”

    张韩“嗯”了一声,想效仿围炉,找几个心仪的、聊得来的朋友,陈登可能是在许都围炉久了,以为出去再找,也能找到这么一帮高士。

    可实际上,哪里有这么多放荡不羁的有识狂士,所以陈登结交了不少人后,发现大多是为了接近他,来获取一些利益的人,心自然也就烦躁起来。

    在广陵找了这么久,不也就得到了一个陈矫这样的贤才吗?

    “去吧,击退孙策之后,把元龙调任回来,我会进言让文远暂且守广陵。”

    “唯,”陈矫拱手而下,再无疑问。

    ……

    朝堂之上。

    陈矫禀报了匡琦城大战之后,天子勃然大怒,立刻下诏责备孙策,撤去其承袭的爵位,撤去将军之官职。

    而后下令汝南许定、徐州于禁、车胄,以及五官中郎将领兵,共计三万前去驻守驰援。

    但实际上,这也只是走个过场,这些兵马早在数日前就已经出发了。

    当然,刘协不知道这回事,他这里的流程是,他下令,曹操去调发命令,尽快派出,而后显得君臣和谐。

    曹操对刘协言听计从,同时刘协会在上朝前先行得到一份尚书台的奏章,告知他何处有可以调动的屯军。

    也就是说在刘协的认知里,能知晓的军营,就这几个,除却这里之外就是鲁阳屯兵、河内屯兵以及东郡的夏侯惇,这些都不好调动。

    散朝之后,陈矫立刻再去拜见曹操,准备辞行,在门口还是有点疑惑,问张韩道:“君侯怎么劝说丞相调任太守回来呢?”

    “哼,”张韩傲气的微微抬首,“在外等着便是,我自是有三寸不烂之舌,让主公对我言听计从,此乃我张伯常的本领。”

    “曹营谋臣之中,唯我最是能言善辩,最有识人之明。”

    陈矫深吸一口气,目光满是敬重,不愧是君侯,竟有如此自信气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