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七章:不是讲和了吗!怎么又打!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二十七章:不是讲和了吗!怎么又打! (第2/3页)

改其志。

    他自己认为自身的品性乃是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这应当是值得夸赞的品质,应当可以得到别人的赞誉,成为身上的标签,但实际上这些年在荆州,他人都只说韩嵩是個穷人出身。

    不会多提穷之后,品质不改的良好习性。

    以往不曾觉得,毕竟已快要习惯了,但是现在孙乾说来,让他心中略有不满,以往种种袭上心头,一时不是滋味,忍不住就多问了一句:“穷苦之人,在张君侯的麾下,是如何自处?”

    “何须自处?”孙乾笑着反问道:“我们与君侯一起,白日可山林游猎,夜晚则是围炉夜话,彼此肝胆相照,不藏私心,有什么便说什么,饮酒之后更是谈得热烈。”

    “君侯家中,还有一处沙盘,可推演战事,用于玩乐。”

    “君侯院落内,还有一物名棋牌,可以小乐怡情。”

    “玩乐之物虽多,但商议的天下大事更多,院中更有高朋满座,弘农杨氏那位太尉,以及其子杨彪、颍川长社陈氏陈群、以往的钟氏钟繇、荀氏荀攸、荀彧,当朝校事府府君戏志才、曹营祭酒郭奉孝,曹氏大公子曹昂,徐州彭城陈氏陈登,均是坐上常客。”

    “君侯曾写有一篇《陋室铭》来记录这番景象。”

    听到《陋室铭》的瞬间,刘先的脑子里浮现出了张韩的南临山“空山楼阁”,环山绕雾的错落建筑,均是石板、精木雕琢,上有热汤山泉,下有山间猎场,石阶路上随时可见竹屋、木屋。

    就这,还是“陋室”???

    我甚至不敢想象那传说中的半山城府有多壮丽。

    刘先在许都的时候,只去过半山府的前院,就已经堪比一条大街了,皇城的四方大街都只是和张韩家中这条相差无几。

    韩嵩没去过许都,更加没有经历过张韩的招待,他脑海中的陋室,就真的只是山间里的一方草屋,恐怕张韩在许都的院子也不大,但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这场景想想就觉得让人心生惬意,略有向往。

    于是他追问道:“公祐可否记得?”

    “当然记得!我甚至将此铭,刻在了家中刻意新打的一座青铜器上。”

    孙乾眼睛一亮,喝了一口酒后,悠然而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两人忽听至此,频频点头,好句。

    都面带微笑的对视了一眼,暂未感慨,只是向孙乾投去了期待的目光。

    孙乾接着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好,好,好……”刘先听完直接笑了,好一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句话你说他没错,也没有半点问题,因为南临山上的很多竹屋,都可见此景,但那只是上百间屋舍之中的一间,而且恐怕是张韩为了保持自然,方才没有命人铲去。

    南临山上,居住着数百名仆人,大部分都在竹屋、木屋之中,自成一座村落,还有田土耕种。

    但韩嵩想得则与刘先截然不同,他看到的,就是日出晨曦之下,水色一天、草木点缀的田园安宁之景,他此刻双目满是光华,立刻朝着孙乾前倾了半分,笑道:“君侯这番话,当真说到了我的心里,在下一直以来,想过的便是这种日子!”

    “这位君侯,一直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可否让我去一睹真容,这次公祐回去,便一同带上在下如何?”

    “好啊,极好!”孙乾顿时端起了酒觥,向韩嵩而敬,朗声道:“我家君侯最喜结交友人,先生可随我一同而去!”

    “那就说定了,”韩嵩面色微红,举觥相碰,两人的目光交错,均是颇为畅意。

    在旁的刘先本想说点什么提醒一下,但权衡再三,没有开口。

    当然也未曾有要同去的意思。

    晚上,孙乾从宴席出来,被两名精壮的卫士扶着上了马车,一进车内,他立刻就醒了,隔着门帘对宿卫说道:“去华中丞所在的驿馆。”

    “先生不是酒醉了吗?”

    “无碍,这点酒不算醉人。”

    孙乾此刻清醒得很,只是面色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