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一章:文若,你都开始敬佩他了吗?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百六十一章:文若,你都开始敬佩他了吗? (第3/3页)

功绩,总不能全部归于丞相府。

    也不能去别的官吏那里做门客。

    自然,也不可让他们一直待在原本的郡县内,继续为官吏。

    即便是有少部分人可以留下,也须得是察明其连接忠正,方可任命。

    刘协听完,觉得深以为然,否则会有大量的贤才被闲置,于汉朝之昌盛并无半点好处,所以就需要分权,将现在各部官吏的职责,再分出些许,设立新职。

    又或者,是封赏丞相开国,让他可以将自己的心腹文武,都送去自己的封国置百官之位,把其余名流留在汉籍。

    但这样做的话,违反了祖制。

    刘协也必须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眼下这个局面,还远没有到这一步的时候。

    张韩分析完后,拱手笑道:“陛下应当早思决议,朝议时,和诸多大臣商议才是,而微臣现在做的,便是让此制,能够有未来。”

    “爱卿这话是何意?”

    张韩嘴角扬起,自信的道:“分制出权,我已先行占得工部府之要职,若是能够有旷古烁今的功绩,人人称道的政绩,如何不是一种创举。”

    “日后陛下提及此事,朝臣不敢反对,即便是有据理力争者,陛下亦可用微臣功绩,驳斥之!”

    “好,好……伯常爱卿真是……豪气干云,朕深为欣慰,若是如此,此举就绝对不能有闪失,让朕看看,伯常之成效。”

    “陛下放心,就在这个冬日。”

    张韩拱手而去,颇为笃烈。

    他回到工造营后,点出了所有的工匠,又每组分派了五百民壮丁屯民,这些屯民都是多年跟随征战,劳作于田土的百姓。

    一边连接古秦直道、驰道,将之脉络以南临县为要地,而后宛如蛛网一样发散修建出去,一直向北,自颍川到濮阳,可谓是热闹非凡。

    水道开掘通渠,沿河打造船坞,结合陆路疾驰,已经可以做到三日内,将粮草从阳谷大仓,送到濮阳之外,在冬日艰难时候运送了三次往返之后,耗损不超过半成。

    这种损耗和运送,解决了荀彧的很多难题,依照测算,国库会因此变得松快很多,每次出征征战,行军至濮阳附近的粮草,不用和以往一样去精打细算了。

    等到年关时,张韩才从南临县的忙碌中,回到半山城府。

    曹操得知了消息,已是眉开眼笑。

    “文若,伯常当真是神人也,发动一万五千匠人、工造屯民,一个月之内,理清了这些年废弃的所有道路,铺陈为新,甚至还拓宽了好几条。”

    “又将道路与水路连通,结合运送,利用了几条河流,便于流转,耗损已极低,我明年开春若是再征冀州,到黎阳之前,都不会有粮食之忧,也不会被人断我粮道,因为小道之中,有许多关口脉络,都有重兵把守在要地!”

    曹操激动的来回走动,手中拿着一张皮卷,也不知是何等凶猛大物的皮毛所制,其上画满了地图标注,这是张韩命人先行送回来的舆图,是目前所有关口的路线,和驰道、直道的交通要点,将八十几个县,都可连通在了主干直道上。

    真正有一种,一把抓住所有线头的感觉,可以随意调遣,各地的路线、关隘,都是了然于胸。

    而这时,就不得不说张韩的独一无二的能力了,他仿佛可以俯瞰山河一般,这些道路在他的脑海中清晰无比,乃至路程都可以在图上体现。

    一条线放大万倍,便是实际的路程,行程差距不到一炷香,这对于行军作战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改进。

    “他这难道是天赋如此?何等可怕,何等令人羡慕,一名将领在外,若是能眼中有山河,知晓各处行军要道,岂非是牢占地利?”

    曹操不由得感慨起来。

    荀彧展颜轻笑,低头沉思,但动作颇为儒雅缓慢,就好像是在认同一般,接着眨了眨眼,瘦削面容一振,微微拱手道:“除却这些,此次以家资充工部府,如此心胸,我的确是敬佩。”

    “你都开始敬佩了吗?”

    曹操意外的看向他,我只是夸几句,炫耀我的女婿而已。

    你这番话,好像说的是由衷之言。(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