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5章 可是,听起来是真的扎心啊。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95章 可是,听起来是真的扎心啊。 (第2/3页)

  虽然冲击力有点猛,但事赶事都赶上了,那也只能继续干了。

    直到全部安排完毕以后。

    李景霖打算提一提这工作的事情。

    但老根儿便率先开口了。

    “这都大中午了,咱随便去整两口?”

    “.行吧,整呗.”

    于是,李景霖便又被老根儿带到了一家铁锅炖。

    开场就是雷击。

    “要不咱炖个大雁吧,他家这大雁很肥美。”

    “刑啊,太刑了。”

    于是,两人愉快的决定了今天炖大雁。

    当然,肯定不可能是野生大雁,也不是保护动物。

    饲养的大雁雀氏顶,一只大雁十六斤。

    满满炖一锅以后,两人顶多吃出个皮外伤。

    只能说,自从开始保护动物以后,东北菜连夜删改菜谱,起码砍掉百分之八十。

    不然,鬼才知道这铁锅里还会炖点什么。

    “行了,也别一天天的净整两杯了,聊点正事儿吧。”

    “行。”

    老根点点头。

    沉默片刻,叹息一声。

    “其实吧,我们这一直是想找老弟的,只不过之前没赶上。”

    “就是寻思着找老弟你来瞅瞅,看看能不能整点宣传的新思路,或者也给咱辽宁整点带有地区特色文化的文艺节目作品之类的。”

    “我瞅你整那《滇南映象》,啧,是真的好,就寻思着,找老弟你来看看,咱这能不能也搞出点类似的东西,涨涨脸啥的.”

    说到这里。

    老根明显有些惆怅。

    “咱东北啥样唉,老弟你也肯定是门儿清的,老哥我也不多说啥了。”

    “现在啊,只要是能有发展机会,宣传机会的地方,咱都得试试啊。”

    一席话。

    说的李景霖倒是心情稍微沉重了一些。

    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东北的衰落是一直在走下坡路,只是这下坡到底抖不抖的问题。

    而这個衰落,还真不是什么本地人不奋斗不努力,更不是什么路线发展能力问题。

    一定要说的话。

    那就是发展的阵痛。

    完全可以说,自从近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只要存在着发展,那发展的阵痛就几乎全在东北。

    这是当年国内战争的转折点,重工业的发展中心。

    重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只是短暂的辉煌,那个时候的东北确实阔气,工人家庭的孩子在放学以后,拉小提琴,弹钢琴,周边邻居都习以为常。

    铁路,机车,煤炭,石油,钢铁。

    汽车的制造,船舶的制造,飞机的制造。

    曾经占据全国93%钢铁产量,78%电力输送。

    但更多的是什么呢?

    为了国家的重工业安全考虑,必须援建大三线,于是,东北的工人与重工业开始往西南移动,时至今日,川府攀枝花的辽宁大道依然能见证那段岁月。

    曾经的亚洲工业第一,在发展的转型中,能做的只有献血。

    即使是在不断的衰落过程中。

    从49年,一直到千禧年。

    东北向国家缴纳的税额,占据自身总产值的80%,1956年所贡献的税额甚至占据全国总GDP的85%。

    从1952年,到1988年,辽宁向全国所输送的生铁为6113万吨,有色金属383万吨,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