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五章 坏你名声(1万字更新!)  择日走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百七十五章 坏你名声(1万字更新!) (第1/3页)

    节目录完,何石责刚回到自己的休息室,跟他相熟的朋友就推开门进来了。

    “你刚才怎么了?突然说那么一通不阴不阳的话,不怕被骂啊?”

    “我怕什么被骂?”何石责眼皮一翻,“他敢坏我名声,我还忍气吞声?”

    “他坏你什么名声了?”

    “之前实谨找我写了一部戏,好死不活的,实谨想要找江军来演,剧本递过去以后,传回来的消息却是对剧本不满意,本来还没什么,结果过了两天,就开始有人传,说我的剧本后面都是找人续写的。”

    友人一时无言。

    何石责:“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剧本说着说着,就成了陆严河说不行的剧本,找不到一线演员肯演,实谨那边就把麻烦找到了我的身上,甚至尾款都不肯给我结。”

    “这——”

    “陆严河这不是砸我饭碗吗?他凭什么说我的剧本后面是别人代笔的?”何石责怒不可遏。

    友人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何石责现在有一个工作室,招了不少学生,这件事,圈里人都知道,不是秘密。

    事实上,一个编剧带学生一起写剧本是很常见的事情,在业内,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为了剧本可以卖高价,隐去那些合作者的姓名,更是常见。

    本质上,这其实也是一种代笔,难道不是吗?

    友人最后只能委宛地说:“你说的那些话,万一真的在节目中播出来了,恐怕会引起很大的议论,你自己也会招致很多的骂声,我建议你还是去跟制作方商量一下,把你说的那一段给删掉吧。”

    何石责冷笑。

    “我怕什么,我又不靠脸吃饭,随他们骂去。”何石责说,“我又不是艺人。”

    友人却提醒:“之前你的剧本被陆严河说是别人代笔写的,你这个剧本就找不到一线演员愿意演了,如果你真的跟陆严河发生明面上的冲突和矛盾,你说,平台会不会顾虑?那些演员会不会顾虑?”

    何石责一下沉默了。

    他犹豫了起来。

    但在朋友前面,他可不想显得自己多怕陆严河的势力似的。

    他说:“我又没有指名道姓说是陆严河,他要是这样还认领,是他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友人叹了口气。

    何石责的脾气,他自然清楚。

    他想再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又无话可说了。

    等友人离开以后,何石责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休息室里,沉思良久,直到被一串敲门声惊醒。

    “老师,我们现在回去吗?”来的是他学生。

    估计是在外面等了许久,不见他出来,所以来问。

    何石责说:“我还有点事,你去外面等我。”

    “好。”

    等学生离开以后,何石责才出门,找到了节目的导演。

    “导演,我有点事想跟你说说。”

    “何老师,您说。”导演对他还是挺客气。

    何石责见状,才多了几分勇气,说:“刚才我在节目录制的时候,说了一段话,现在回想,觉得太尖锐了,播出去也不太好,你看能不能在后期的时候掐掉?”

    导演笑呵呵地说:“多大点儿事啊,我知道你说的是哪段,您放心,我们这是一个主打输出观点的节目,也不喜欢挑起对立,后期我们会剪辑的。”

    何石责闻言,松了口气,点点头,“那就好。”

    “何老师,要没别的事儿,我就先去忙了啊,节目录完还有一堆的事呢。”

    “行,你赶紧去忙,不耽误你事儿。”

    导演点点头,走了。

    一旁的助理着急忙慌地跟上,还不忘跟何石责点个头,表示问好。

    离开了这里,助理小声问:“导儿,真给他剪了啊?那一段要播出来,多爆啊。”

    导演觑了他一眼,“你哪只耳朵听见我说要剪了?你又知道他跟我说的是哪段儿?”

    助理一愣。

    ——我知道你说的是哪段。

    ——后期我们会剪辑的。

    呵!

    助理反应了过来。

    “还得您是导儿啊。”助理竖起一个大拇指,“我要学的太多了。”

    -

    何石责心中一块石头放下,走出录制地,在门口就看到了正在等他的刘昱怀。

    “昱怀,走,我们回去。”何石责喜笑颜开。

    刘昱怀见状,也笑了,问:“老师今天的节目录得很顺利?”

    “顺利。”何石责点头,“今天辛苦你了,又接又送的。”

    刘昱怀忙说:“应该的。”

    “之前你给我的剧本大纲我看了,写得不错,进步很大,不过,距离达到平台过审的要求还是挺大的。”何石责上了车,跟刘昱怀说,“你现在写人物啊,还是差了点,比较刻板,没有前后反差,恰恰因为人物没有前后反差呢,剧情也跟着显得有点平。”

    刘昱怀一愣,点了下头。

    “是。”

    “不过,你现在的水平跟最开始来我这里学习的时候比,那可是进步卓越啊。”何石责点点头,夸奖道,“照这样的速度,很快你就可以独立编剧了。”

    刘昱怀:“多谢您平时的教导。”

    “你看,上次我给你学习的机会,《大地飞鹰》的剧本,中间有一段是你写的,对吧?”何石责说,“虽然中间我也修改润色了很多地方,但一拿出去,别人就看出来了,还质疑我找了代笔。”

    刘昱怀面露羞愧之色,说:“抱歉,老师,是我给你丢脸了。”

    何石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本来我想等这部剧播出之后,如果反响不错,就正式告诉圈内的人,这个剧本是你跟我一起合作完成的,这样,你也有了代表作,方便你后面去跟平台接触,现在是不行了,剧可能都不一定拍。”

    刘昱怀脸上羞愧之色更浓了。

    “对不起,老师。”

    “没事,慢慢来吧。”何石责关怀地说,“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成长。”

    刘昱怀点头应声,开车。

    他一直将何石责送回家,又要送他上楼。

    “不用送我上去了,你早点回去吧。”

    刘昱怀目送何石责下了车,走远,又上楼。

    他的目光渐渐转为阴沉。

    -

    “陈总,有个事儿得跟你透一透。”

    陈梓妍笑盈盈地说:“郭导,有什么消息呢?”

    “今天录节目,有个嘉宾,编剧,何石责,你认识吗?”郭导问。

    “认识啊,怎么了?”陈梓妍一听到这个名字,立即警了几分神。

    “他今天录制的时候,说了一些阴阳怪气的话,那话是冲着陆严河去的,虽然没指名道姓,但谁都知道说的是谁。”

    “他说什么了?”

    “产量高,正常情况下,一个编剧写不了那么快、那么多,说除非代笔。”郭导叹了口气,“我一听,头都大了,可今天制作人他们都在场,都说这段要放出去,一定会爆,我也不好开口说删掉,想来想去,我还是打个电话,提前跟你说一声,无论你回头能搞定上头,直接拿掉这一段,还是怎么做,都好过回头打无准备的仗,你说是不是?”

    “明白,郭导,你这份情,承着了,他说的那一段,能不能给我一份录音啊?我听听到底怎么回事,回头也好有个准备。”

    “得嘞,那回头我找人给你送来。”

    “好。”陈梓妍微笑,“回头有空一起吃饭啊,别总是一打电话就工作。”

    “好的,好的。”

    两人说说笑笑地寒暄了两句,挂了电话。

    陈梓妍眉头微皱。

    何石责。

    他又突然发什么疯?

    -

    陆严河回到玉明的时候,已经把陈寅给他拿来的剧本都看完了。

    陈寅这一次仍然遵循“N+1”原则,N是有票房卖相的题材,1则是跟《童年是一场夏夜里的冒险》这样很难在卖座作品中找到对标的“扶植作品”。

    总要拍一点不一样的。

    事实上,《童年是一场夏夜里的冒险》因为档期选择正确,又宣发得当,在六月拿到了六千万多的票房,作为一部完全没有知名演员参演的电影,非常出色——

    这也要得益于陈寅的做法。

    在六一儿童节当天票房超出预期表现、口碑也不错的情况下,当机立断,不等票房回款,直接再拨宣传经费,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

    最后这部电影的宣传成本远超制作成本——但这个宣传成本,是根据票房走势来的,不是一开始就无脑砸宣传。

    这几个剧本,几乎全部都是新人编剧,只有那个“1”,来自一个已经创作过好几部作品的老编剧。

    而这些电影剧本,一大半来自于公司签约培养的那些编剧。灵河收剧本,不分公司内外,比稿也是如此。但是,公司签约的编剧,因为平时拿工资,也会参与到很多剧组的实际工作中,对于剧本的把握程度,比外面的新人编剧要从容与成熟。

    这些剧本,陈寅都已经全部以公司名义买下了。即使最后公司不自己制作成电影,或者是陆严河认为不适合公司来做的,也会卖给其他的电影公司来制作。

    陈寅这样的做法,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要丰富公司的剧本库。就跟现在很多影视公司要储存“IP”一样,灵河,项目开发率极高,背后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手头上并没有充足的剧本库可以让他们挑选开发。

    就像之前那些自制电影,陈寅没想到,陆严河一口气全都批了,同意开拍。他本来以为,陆严河怎么都会毙掉一两个的。

    陆严河这一次看到的剧本,也全都是在8分以上的剧本。

    确确实实是比稿比出来的剧本,无论是创意,还是故事节奏,都有可拍之处。

    陆严河在从机场回孜园桥的路上,给陈寅打电话,问:“这几部电影如果都拍的话,资金流转得过来吗?”

    陈寅说:“我们现在的现金流很充足。”

    对一家影视公司来说,现金流是至关重要的,一旦现金流被卡住,可能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剧组直接因此原地解散都有可能。

    但是,灵河这边却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它的运营模式相对而言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光是《小鬼当家》这部作品每年带回来的固定收入,就足以撑得起灵河一家公司的运转了。更不用说,截至目前,灵河出品的影视剧,没有一部出现亏损。

    “这几部电影同时开拍的话,你预计需要多少制作费?”陆严河问。

    陈寅说:“如果是一次性打款给齐,粗略估计是1.5亿左右,不过,电影制作一般会分好几个阶段来打款,我也不打算让他们真的同时开机,同时开机拍摄的时候,对公司来说,负荷太大,一旦同时出现问题,很难稳妥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