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出乎意料 (第2/3页)
犹豫。
他立刻回到案前,亲自书写了数道密令,盖上自己的印信,唤来几名最为机敏可靠、熟悉当地地形的亲信使者。
“尔等持我密令,即刻出发,分头前往白水关周边的安定、陇西、下辨三城!务必将命令亲手交到守将手中!”
顾如秉神色严肃地叮嘱道。
“告知诸位将军,曹军两万来袭,意图与阳平关之敌合围我军。令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即依计行事,各自派出机动部队,骚扰阻击曹军,务必迟滞其行动,为白水关布防争取时间!
所有行动,需隐秘迅速,相互配合,具体战机,可由他们临阵决断!此战关乎益北大局,望诸位将军戮力同心,共破强敌!”
“诺!必不辱命!”
几名使者深知责任重大,接过密令,贴身藏好,对着顾如秉郑重一礼,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迅速离开了府衙,消失在夜色之中,朝着各自的目的地疾驰而去。
——
临江城内,顾如秉的应对之策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开始飞速运转。
他深知,必须多管齐下,才能化解曹操这东西对进的钳形攻势。
针对沿西南方向逼近白水关的曹军第二小队,顾如秉并未仅仅依赖周边城池的骚扰。
他深知水路之利,果断下令。
“传令水军都督,即刻率领一万水师,乘艨艟斗舰,自长江顺流而下,直插曹军第二小队侧翼!
不必与之硬撼,只需沿江巡弋,摆出随时可能登陆截断其归路或粮道的姿态,佯攻其后方!逼其分兵回防,打乱其行军节奏,迫使其放弃原定路线!”
“诺!”
传令兵飞速离去。
长江之上,万帆竞发。汉军水师浩浩荡荡,沿江而下,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这一举动,果然给正在陆上行军的曹军第二小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主将不得不分派出数千人马,密切关注江面动向,并向后收缩防线,行军速度明显放缓,合围之势尚未形成,便已出现了裂痕。
与此同时,顾如秉对陆路的阻击也毫不放松。
他点齐麾下一员以骁勇和机变著称的大将,下令道。
“命你率领八千精锐轻骑,一人双马,以最快速度,赶往白水关外的落鹰坡!此地乃曹军第二小队前往白水关的必经之路,利用地形,给本王狠狠地阻击他们,能拖延多久便拖延多久!”
“末将领命!”
那大将抱拳应诺,眼中闪过战意,立刻转身点兵出发。
安排完东西两线的阻击力量,顾如秉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正承受巨大压力的阳平关。
邓艾那边,面对的是徐晃的五千精锐先锋,情况最为危急。
“临江城防务,暂交子敬全权负责!翼德、孟起随本王出征!”
顾如秉霍然起身,披上甲胄。
“点齐两万步卒,随本王即刻出发,驰援阳平关!”
“大哥,早就该如此了!俺老张的丈八蛇矛早已饥渴难耐!”
张飞兴奋地大吼。
马超亦是银枪一顿,肃然道。
“末将愿为先锋!”
顾如秉救关心切,大军开拔后,为求速度,他亲自率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步兵作为先遣突击组,脱离大队,沿着一条较为偏僻但能更快抵达阳平关的小路急速前行。
张飞、马超皆在此列。
然而,兵法云,欲速则不达。
顾如秉一心赶路,却未曾想,徐晃用兵极为老辣谨慎,他在率领主力前往阳平关的同时,为了防备后方可能出现的援军,特意留下了一支约两千人的精锐部队,潜伏于通往阳平关的几条要道附近,负责断后和警戒。
顾如秉的先遣部队,正一头撞入了这支断后部队的潜伏区域!
“嗖嗖嗖——!”
当先几名斥候刚转过一道山坳,两侧山林中便骤然射出无数冷箭!紧接着,喊杀声四起,伏兵尽出,将顾如秉的三千人队伍拦腰截断!
“有埋伏!保护主公!”
张飞反应极快,怒吼一声,丈八蛇矛舞得密不透风,格挡开射来的箭矢。
马超亦是银枪连点,将几名试图靠近的曹兵刺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