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助我破城 (第3/3页)
改换门庭了。
而信的末尾,则明确告知荀彧,颍川荀氏,经过慎重考量,已决定与蓬莱达成某种程度的“合作”与“谅解”。
要求荀彧在此关键时刻,务必“以家族利益为重”,尽力促成曹操与蓬莱的联盟!
荀彧呆呆地坐在那里,脸上血色尽褪,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一直以来都知道家族内部对曹操有所不满,在暗中观望,甚至可能与其他势力有所接触。
但他万万没想到,家族竟然会如此决绝,直接倒向了神秘而危险的蓬莱!
一边是侍奉多年、寄予厚望的明主曹操,以及他所坚持的“士人之道”与对未知力量的警惕;另一边是生他养他、代表着宗族延续与利益的庞大家族,以及那不容违逆的意志……
荀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挣扎与痛苦之中,整个人仿佛被撕裂成了两半。营帐内的空气,仿佛都因他内心的剧烈冲突而凝固了。
童飞和于吉则静静地站在一旁,冷漠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最终抉择。
帐内的烛火不安地跳动着,映得荀彧的脸色忽明忽暗。
他手中那封轻飘飘的信笺,此刻却重逾千斤,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目光死死盯着末尾那个熟悉的名字——水镜先生司马徽,他的恩师!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位一向超然物外、有教无类、被无数士子敬仰的水镜先生,竟然……竟然也是蓬莱的人!信中言道,教书育人不过是司马徽的闲趣,其背后真正的身份与目的,深不可测。
更让荀彧感到寒意的是,凭借这层身份,司马徽早已在暗中与许多像颍川荀氏这样的豪门大族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张庞大而隐秘的关系网。
家族的严令,恩师的亲笔……这两座无形的大山同时压在他的肩头,让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辅佐明主匡扶汉室的信念,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可以不顾自身的安危得失,但他能无视整个颍川荀氏的存续兴衰吗?
他能违逆对自己有授业解惑之恩的老师的意志吗?尤其是当这意志与家族利益完全捆绑在一起的时候。
帐内陷入了长久的死寂,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童飞和于吉如同没有生命的雕塑,静静地站在那里,冷漠地注视着荀彧内心激烈的天人交战。
他们似乎笃定了结果,并不急于催促。
终于,荀彧缓缓抬起头,原本清亮睿智的眼眸此刻布满了血丝,充满了疲惫与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与沙哑。
“二位……请随我来吧。”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为了家族,也为了那份难以割舍的师生情谊。
他带着童飞和于吉,穿过戒备森严的营区,走向曹操所在的中军大帐。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荆棘之上,沉重无比。
当守卫通传后,荀彧领着二人踏入曹操的大帐时,正在灯下凝视沙盘的曹操愕然抬头。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荀彧身上,带着明显的惊讶与探寻。文若不可能不知道此二人的身份和背景,为何还会……
“文若,你这是?”
曹操的眉头微微蹙起,声音里带着疑问。
不等荀彧开口,童飞已经上前一步,他那张仿佛永远不会有表情变化的脸上,目光直视曹操,开门见山。
“魏王,我等此来,是为助你破绵竹城。”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后靠,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脸上露出了审视和戒备的神色。
“助我破城?”
他轻笑一声,带着毫不掩饰的怀疑。
“孤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尚且在此城下受阻。
二位虽非常人,但仅凭口舌之利,恐怕难以让孤信服。况且,蓬莱行事,向来莫测,孤可不想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他的态度很明确,对蓬莱充满了不信任,甚至已经隐隐有了送客之意。
于吉见状,拂尘轻轻一摆,发出细微的破空声,他脸上带着那种仿佛洞悉一切的超然笑容,接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