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章 礼贤下士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百七十章 礼贤下士 (第3/3页)

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一、二百。而将校猥多,赐予禀给,十倍士卒”,而且“马军多不精,营或止有数十匹马”。

    “额存”意味着朝廷仍需照常供给每营全额的钱粮,“兵阙”则意味着养兵费全都落入将校之私囊。

    其三,战马良莠不齐,马匹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朝廷规定战马高度应在“四尺一寸”到“四尺七寸”之间,按1宋尺为 0.31米来计算,约合1.27米至1.46米。

    其实这个身高的战马并不算好,承载力、冲击力和持久力都远远达不到战阵所需,较好的战马应是在四尺四寸以上。

    但是即便如此,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大宋也根本凑不齐这种规格的马匹,大多数时候,一营马军应该配给三百匹马,实际上能有一百匹马的骑兵营都是少见。

    而反观梁山的骑兵呢?

    鲍旭可以清楚地看到,梁山精骑普遍一人一马,虽然马匹体格不甚高大,但战马的岁口大都在五至十年之间,全无老马病马之流凑数。

    并且梁山骑兵人人都头戴铁胄,身披半身甲,虽然有的是铁甲,有的是皮甲或纸甲,但是最起码披甲率有了保障。重要的是还人人都背负着弓箭,即便有个别骑兵骑射不过关,但也都配备了劲弩作为远程投射之用。

    在宋朝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都以弓箭论英雄,人人皆背弓带箭,这是对梁山武力最直接的诠释。

    除此之外,每名骑兵还都配备了枪杆上带着绳圈的特制骑枪,以及圆盾、手刀等物,个别悍勇者还在马鞍上挂着破甲专用的铁锏和流星锤,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

    站在鲍旭的个人角度,如此骑兵,称上一句人马如龙并不过分。

    但最让鲍旭感到惊奇的,还是梁山喽啰极佳的纪律性。

    无论是同行的骑军还是步军,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之下,他们全都穿戴整齐,应有的兵器一个不落,佩带齐全不说,并且旗号鲜明,队伍丝毫不乱。

    整个行军路上,枯树山的喽啰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很多人眼见到了梁山泊附近,未得军令就擅自脱下了官军服饰,也有些人耐不住天气炎热,直接褪下上衣,光着膀子,武器也都扔在了牛车或马背上,空着手和身边的同伴嬉笑玩闹。

    若是今日之前,鲍旭并不觉得自家喽啰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妥,但是今日两相对比后,他却陡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难怪自打见面之后,身边这位掌管梁山骑兵的张俊头领就一直面色倨傲,人家是真有那个看不起自家的实力。

    就在鲍旭觉得丢人现眼时,他身边的宋万却突然指着前方拐角处显露一角的“邹”字大旗,惊喜地说道:

    “快看!寨主来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