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有一计可尽灭梁山水军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有一计可尽灭梁山水军 (第2/3页)

一脚给踹下床去。

    别人不知道梁山泊他还不知道?

    前些天他可不是这样,成天提心吊胆的,每天都让在济州城外扎营的鲁智深给吓得够呛。

    生怕天天厉兵秣马的鲁智深真就打进城池借粮,那样的话,他作为身负守土有责的本地领衔武官势必会受到朝廷严厉惩罚,丢官去职都只是等闲,搞不好还会被流放甚至是斩首。

    但是凌州的两位主将以及剿贼主力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呃……虽然这支“主力”人数并没有军令中所说的那么多,而且在来之前还打了两场打败仗,剩下的军士们器械不足,衣甲不全,士气也不高。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他们来了就行。

    只要“主力”和主将一来,即便济州城真的破了,那主要的罪责就有了可推卸的对象。

    甚至黄安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此战他会尽全力的配合,尽力到任何人都挑不出他一点毛病的那种地步。

    那单庭珪魏定国要真是勇不可当,能将梁山泊一朝覆灭,那他除了立有大功外,其辖区内最大的危害也被清除,以后就更可以再进一步地吃空饷、喝兵血了。

    如果此战官军大败,那么也证明贼寇已然做大,不再是他一个小小的一州监押能制衡的,以后纵然梁山真的打破济州,他也可以以此为例为自己分说。

    所以无论胜败,他黄安都是稳赢,凌州人马的到来已经让他超脱升天,他如何能够不欣喜若狂呢?

    一日之后,心情愉悦、气色大好的四人重新又召开了军议。

    如果说昨天的军议是吹风会和洽谈会,主要目的是营造和谐美好的合作氛围基调。

    那么今天的军议就是动真格的了,主要议题就上升到战略和战术部署。

    在这种关键场合,高朋当仁不让地充当起了发号施令的角色。

    “诸位,如今我二州兵马已合兵一处,将领之间又亲密无间,通力合作,便是时候定下剿贼方略了,针对此事,哪位将军愿意畅所欲言啊。”

    嘴上说着具有高度总结意义的开场白,高朋的眼睛却径直瞅向单庭珪。

    他可没忘记,在来济州的路上,这厮对他说破梁山之策在乎水军,并信誓旦旦说愿亲率水军破敌,现在是时候考察考察他的作战计划了。

    单庭珪貌虽丑陋,但是心思灵活,岂能不明白高朋其意,于是赶紧站起身,重申自己的破敌妙策。

    “吾有一计,可尽灭梁山水军!”

    好家伙,还真敢说!

    黄安身躯一震,立刻竖起耳朵静听。

    早有腹稿的单庭珪不慌不忙,将自己殚精竭虑思考出来的妙策娓娓道来。

    “行军的这段时日末将心有所感,前番失利绝非我军不利,而是因为敌我情形不明。”

    在讲解具体战术之前,单庭珪首先对上两次的失利做出了原因总结。

    “哦?你且细细说来。”高朋来了精神,单庭珪的这个论调还蛮新颖的。

    “我等自凌州远道奔袭,对于梁山贼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贼势猖獗,却不知其军力到底如何。既不知其有多少人马,也不知其人马是否敢战,尤其不知其居然有数百精锐马军,这才导致没有防备,在分头行进的路上遭了偷袭。”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今日军议之前,末将提前派出手下对梁山泊的底细做了打探,虽然时日尚短,但是却有重要所获!”

    说到这里,单庭珪一脸笃定。

    这段时间他真是痛定思痛,狠狠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所以他提前命令心腹手下骑快马到梁山泊一带广泛打探,收集第一手情报。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他派出的人无法深入探知梁山泊军事实力的构成,但却也获得了一条能决定接下来战争走向的重要信息。

    “据末将手下心腹来报,梁山泊一带附逆贼寇的渔民甚多,约莫有近千之数!且以小秦王邹润为首的匪首十分注重其水军筹建,常常自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