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七章 人心和治军之道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零七章 人心和治军之道 (第2/3页)

 在枯树山的人马加入后,梁山兵力最高的时候是两千五百五十人。其中步军三营,一千二百人;马军二营,三百五十人;水军两营,一千人。

    “经此一役,伤亡率已然达到了十分一……”

    邹润轻叹一声,此战他计谋百出,又占尽了情报优势和人和之利,仍然只打了这么个战损比,看来古人说“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器刚则缺,任重则危”不是虚言啊。

    暗暗自醒一番兵危战凶的道理之后,邹润开始关注这则数字下边提出的处理方案。

    首先就是要给阵亡者以抚恤,这是邹润自己定下来的规矩,晁盖吴用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点。

    抚恤金额沿用登云山那边的标准,按照阵亡者功劳和职务的大小,平均下来每人是八十贯,光这一笔就得花费一万九千贯。

    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还没用上炮呢,近两万贯就这么没了。

    邹润暗暗咂舌之余,脸上却不显分毫,他抬起头认真吩咐道:

    “阵亡名单既然已经明确,抚恤金额也算出了数目,那便立刻施行,此事不得耽误分毫,今天就要着手分发下去。吴用!”

    “小生在。”

    “立刻拿着我的手令去找杜迁宋万支取银钱,现钱不够的话就用布帛、粮米等物折算,一定不能叫阵亡的家属们吃亏。”

    “遵命!”吴用立即拱手接命,并打算这就出去落实。

    不料刚刚起身,却被邹润再度出声叫住。

    “等等,这抚恤金有家属的给家属,离得远的着人专门跑一趟去送,若是无亲无后的便用这笔钱买来一批孩童,都以亡者之姓冠其名,山寨负责将养他们成人,绝不可使勇者无后。”

    此话一出,晁盖震惊无比,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可谓是深入人心,不怕死的人很多,但是不怕绝后的人基本为零。

    邹润这一手当真是神来之笔,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收买人心的招数,但是偏偏所有人都对这种招数没有任何的抵抗力,这大概就是对光明正大四个字最好的诠释吧。

    心情激荡之下,晁盖连端起的茶碗都失手掉在地上摔得稀碎,但是他顾不得去捡拾碎片,而是直接拜倒在地,心悦诚服的称颂道:

    “寨主仁义如厮!晁盖替孩儿们拜谢!”

    有了晁盖做榜样,吴用、萧让、金大坚自然是有样学样,一同拜倒在地,实心实意的跟着拜了两拜。

    “诶!哥哥这是作甚,快快请起,还有三位也快起来。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好汉子都是为山寨而亡,山寨自然要对得起他们,我邹润更要对得起他们,这些事也只是聊表心意,略尽哀思罢了。”

    这话倒不是做伪,而是邹润的心里话,他是真的觉得对亡者做得太少,所以立即又增补了一条意见。

    “所有阵亡勇士,其家人愿意领回骨灰的任其领回,若无人接手,山寨将在梁山上修起处英魂堂,每日香火不断,四季供奉不息。吴用,这事你也一道交你去办,速去找杜迁宋万实施。”

    “遵命!”吴用知道这事宜快不宜迟,重重点了头,立刻就下去办理了。

    死者为大,处理完阵亡者的后事,便轮到了伤者。

    面对近乎数十名因伤失去战力或者落下残疾者,晁盖他们提出的意见是“愿回家放其归家,愿在山者分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