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摩托车驾校,李爱国要搞工程塑料,王庆典摇人,红星开拓遇袭 (第2/3页)
祥奋不顾身的冲上去,受了重伤。
伤好之后,219厂打算把蓝祥安排到后勤上,担任副科长职务,只拿工资不干活儿,等于是养他一辈子。
蓝祥却不愿意。
正好前门机务段筹划摩托车驾校,缺少一位业务能力好,经验丰富的副校长。
李爱国通过219保卫科科长得知蓝祥的情况后,想把蓝祥调过来。
虽然驾校主要培训摩托车驾驶员,但总归是做了一份贡献,蓝祥考虑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干的好啊,老蓝。”李爱国也有点吃惊。
要知道前门机务段以前只是车队培训驾驶员,属于草台班子。
蓝祥不愧是三代驾校出身,只是短短一个多星期,就把工作捋顺了。
“这驾校的学费是每个学员十八块钱,算是比较贵了。”蓝祥觉得舍得花十八块钱学摩托车的人并不多。
十八块钱,购买几百斤棒子面,够一家老小美美的吃一个月了。
“你想想能骑得起四缸摩托车的主要是哪些人?”
“大院子弟.”蓝祥听到这个,眼睛一下子亮了。
四缸摩托车还没生产出来,就拿现在的单缸摩托车来说,对外售价就高达七八百多块,一般人还真买不起。
“那咱们就把招生的消息放出去?”
“放出去吧.对了,等会让教育室的同志在外面贴上标语。”李爱国想了一下,说道:“学摩托车哪家强,前门机务段找蓝祥。”
“这,这不合适吧。”蓝祥觉得标语挺顺口,就是他只是副校长,挂名名字不合适。
“蓝祥同志,咱们驾校教授摩托车只是开始,以后还要教授大卡车、小汽车、铲车、挖掘机,你身为副校长,用你的名头来打广告,我看挺好。”
李爱国早把想法汇报给了邢段长。
段里面考虑到驾校虽属于前门机务段,但是业务跟铁道关系不大,算是三产,也有放手的意思。
蓝祥同志的身份具体来说应该是代言人。
蓝祥没想到李爱国的野心会如此之大,搞明白原因后,整个人也激动了起来。
“爱国同志,请你放心,我就算说豁出这条命去,也要把前门机务段驾校办成全国最大的驾校。”
前门机务段跟交通部门联合成立了摩托车驾校的消息很快传播了出去。
一般人倒是算了,京城那帮大院子弟早就盯着摩托车。
“学摩托车哪家强,前门机务段找蓝祥?有点意思哈。”
“十八块钱报名费?不算贵。”
“报了,报了。”
年轻人谁没有一颗骑着摩托车载着小姑娘在道路上奔驰的心。
不到几天功夫,首批两百名学员的名额就被抢购一空,前门机务段成功进账三千六百块钱。
刨除工资和其他开销,净利润至少有两千块钱,邢段长喜得合不拢嘴巴。
“这开办驾校还真是够挣钱的啊。”
李爱国这边,红星四缸摩托车的制造工作已经步入正规。
进展非常迅速。
由于是赛事摩托车,对车上的结构强度要求很高,摒弃了以前的铸钢车体,完全采用高强度率合计的铸压磨具。
其他部位能采用塑料的尽量采用塑料。
“爱国,塑料那玩意太脆了吧,一碰不就坏了?”野生汽车专家听到李爱国的想法,第一个举手表示了反对。
“塑料.脆.塑料怎么可能脆?”
“梳子啊,我家的数字在太阳下晒了几天,掰了下就断了。”
李爱国愣了片刻,才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他口中的塑料跟野生汽车专家口中的不是一回事。
ABS塑料学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在化工业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
合金二字已经说明了它的性质了。
这玩意耐高温、强度高,用途很广,大到飞机汽车,小到马桶,都离不开这玩意。
就连家家户户的水管子,都是用工程塑料造出来的。
群众需要什么,咱就造什么,不就是几百积分的事儿嘛。
身为肝帝,李爱国很豪横。
当时就打开了系统,搜索了跟ABS塑料有关的技术。
聚丁二烯胶乳制备技术(100积分)
接枝共聚技术(100积分)
SAN共聚技术(100积分)
掺混与后处理技术(100积分)
李爱国盯着眼睑下的半透明文字,激动得攥起了拳头。
只需要四百积分,就能拥有乳液接枝掺合法的完整技术,实在是太划算了。
乳液接枝掺合法是后世制作工程塑料最常见的技术,在这年代已经出现了。
只是缺少了SAN共聚技术和掺混与后处理技术,生产出来的工程塑料杂质太多,生产过程污染很大。
李爱国深吸一口气,点击购买。
脑海里突然出现了许多深奥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系统的帮助下,很快变得简单易懂起来。
李爱国闭上眼睛,查看了具体的技术细节。
系统果然贴心,从化学物的反应到大规模生产的流程,全都分析得明明白白。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
该找哪家化工厂,来承接这个项目。
要是几年前的话,这对于李爱国来说也许特别困难。
毕竟像这种大规模研制生产化工品的项目,外行人压根没办法插手。
现在的李爱国已经拥有了研制尿不湿的经验,路子早蹚出来了。
下班后,李爱国骑上自行车直奔气象站。
农夫到上面开会去了,老猫很少见的留在了站里。
“爱国,你怎么有空过来了?”老猫最近特别忙。
前阵子从戈壁滩运送回来了那一大批尸体需要个个验明正身,这是鬼子的罪证。
还有那些地质勘探材料,也跟地质部门联合一一甄别,这阵子气象站里忙得不可开交。
“调查得怎么样?”李爱国给老猫递了根烟。
“别提了,成果很丰富,但是.”老猫朝着几个正在不远处呕吐的气象员说道:“那些尸体太过残忍了,这帮小伙子有些吃不消。不过这样也好,让他们长长见识,免得在执行任务中拉稀。”
“倒是你,最近到这边来,是不是在忙什么新东西?”
“你这次还真是猜对了。”李爱国把工程塑料的事儿讲了一遍。
啥稀啊,稠啊的,老猫听得一头雾水,连连摆手:“你还是赶紧去装备处吧,我得盯着那帮小伙子,给他们做点思想工作,免得他们半夜做噩梦。”
老猫离开后,李爱国哼着小曲回到了装备处。
装备处的舒主任和那些组长们对李爱国三天打鱼、三十天晒网的上班作风早已习惯了。
打了招呼后,李爱国进到办公室里,以气象站装备处的名义起草了一份文件,盖上印章。
然后拿起电话联系了装备处的特约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