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9章 红星海运的规划,买船,狼肉宴,海运先行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069章 红星海运的规划,买船,狼肉宴,海运先行 (第3/3页)

点的油花,汤里冒着乳白色的热气,裹着肉香、菜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杨继宗和郑玉山两人都干掉了一大碗,刘海中还来敬了几杯酒。

    酒足饭饱,大院里的住户们开始收拾院子。

    李爱国帮着把桌子给住户们搬过去后,便带着了两人回了书房。

    船队的事情敲定了,码头的事情还没谈。

    “我也赞成购买码头,特别是咱们还有一些特殊的货物需要运送。”郑玉山此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红星海运的一份子了。

    “现在全球,已经有部分港口开始进行集装箱装卸,我觉得这种模式是航运的未来。

    只是这样装卸的前提是港口有配套的大型设备,还需要配套的运输车辆。

    要是有火车来运送集装箱就更好了,这不但涉及到大量的投资,还需要集装箱技术支持。”

    听到这里,很少发言的杨继宗笑了:“老郑,忘记给你介绍了,国内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普及集装箱技术了,而这技术的研发人正是李爱国同志。”

    “真的?!那太好了。”郑玉山很高兴。

    要知道航运在走上正轨后,比拼的就是成本,有了集装箱技术加持,红星海运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跟欧美那些海运巨头掰掰手腕。

    李爱国也早有这个想法,现在铁道上几个码头的集装箱运输已经实行了两三年了,技术早就成熟了。

    “除了在码头实现集装箱转运,还有别的吗?”

    “修船厂!这个又是个大投资。”郑玉山话刚出口,语气就弱了几分。

    买万吨巨轮、买码头、建造集装箱码头这些投资已经算是海量投资了。

    “只要这个钱花的值,咱们应花尽花。”李爱国问道:“修船厂是怎么回事儿?”

    郑玉山解释道:“继宗曾说过,您非常重视海运市场,也就是说咱们红星海运以后会拥有更多的货船,如此一来,咱们的修船和维护船只的任务就非常繁重了。

    费用暂且不说,要是到修船厂维修的话,会耽误很多时间,目前港城的几家修船厂,很多时候是需要排队的。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修船厂,投资可能大一点,将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同时在自己的修理厂,自己人也会上心一点,对船只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我看可以搞。”李爱国拍板子:“具体需要多少花费?”

    郑玉山沉思片刻:“修船厂本身的投资,也就几百万,需要和码头配套建设,提前规划船坞,必须在深海港口附近,这也是我这时候提出来的原因。

    不过,需要提前购买大量土地。”

    “所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合适的港口,适合修建船坞的土地?”李爱国问道。

    “是的,目前港城那些优良的港口早被大型航运公司占据了,咱们要是出手的话,代价就太高了。”

    郑玉山此时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码头位置了,只是盘算了一圈,也没有合适的。

    港城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优良的港口早就直接或间接被外国佬拿在了手中。

    李爱国拿起一张港城地图,手指在上面点了点。

    “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葵涌码头?”郑玉山皱起眉头:“那里不是垃圾场吗?海湾内的深度确实够,但是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太小了,只是个小码头,要不然港城那几家早就抢去了。”

    “土地面积小,咱们可以填海。”

    “.”郑玉山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向李爱国,这家伙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李爱国还真不是开玩笑。

    在后世,葵涌码头其实就是在醉酒湾里填海造出来的。

    由于地形特殊,填海所需要的花费并不高,技术难度也不大。

    只是现在没有人注意到这边,要不然也轮不到红星公司来捡便宜了。

    见李爱国态度坚决,郑玉山沉思片刻点头:“要想填海的话,还要进行测绘,同时还要考虑所需要的材料从哪里来,我回到港城后,需要找专家来评测。”

    “我们这边有地质专家和码头的专家,至于材料,葵涌后面有一座小山,阻挡了葵涌,这次正好把小山挪了,既能填海,也能修路。”

    “看来您早就计划好了,那这件事就交给我吧。”郑玉山点点头:“回港城后,我就开始布置。”

    李爱国又看向杨继宗:“咱们不能耽误时间,收购葵涌码头和周围地块的事情,必须尽快行动。”

    “你放心,我来之前,已经让律师起草相关文件了。”杨继宗答应道。

    由于杨继宗和郑玉山两人都身负重任,当天晚上便乘坐列车离开了京城。

    李爱国则开始撰写红星海运的发展报告,打算递交到部里面。

    跟国外那些海运巨头一样,红星海运仅仅有钱是万万不够的,还需要有强大的靠山。

    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多,报告才算是撰写完成。

    李爱国把报告交给了上去,骑着摩托车回了四合院。

    正好碰上刘大娘和张钢柱他们打算去医院看望三大爷。

    这也算是老规矩了,大院里的住户遇到啥事儿,大家伙都帮把手。

    也不用拎什么贵重礼物,几个鸡蛋,半包红糖,就行了,讲究个情谊。

    李爱国也随大流,拎了五个鸡蛋来到了医院里。

    跟昨天晚上相比较,三大爷的情况好多了,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脸上已经有了血色。

    看到李爱国进来,这老头儿第一句话是:“爱国,狼肉汤给我留了一碗吗?”

    夜渐渐深了。

    京城的一间书房内。

    上级领导拆开档案袋,取出一份报告。

    “红星海运成立的必要性.海运是世界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大宗商品运输天平必然倾向海运。未来袋鼠家的铁矿石横渡印度洋直达汤山港,中东原油穿越马六甲海峡供给东北精炼厂.”

    报告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分析了海运的重要性。

    最能引起上级领导注意的是一句话。

    “在海运中,港口具备很特殊的地位,控制住了世界几个关键性港口,就等于是握住了世界物资运输的命脉。

    目前咱们还没有实力跟老牌资本争夺港口,可以提前布置,寻找机会。”

    助理递上茶水,说道:轻声说道:“爱国同志的眼光很超前。这份报告不仅把海运的重要性说透了,还能结合咱们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实属难得。”

    上级领导喝了一口茶,又拿起报告看了一遍,语气坚定地说:“只局限于眼前,不知道提前布局,最终只能受制于人。海运这条线,牵连着工业、民生,牵连着未来的发展,必须早做打算。

    说完,他从笔架上取出一支钢笔,拧开笔帽,在报告上下了几个遒劲有力的字:“立足当下,布局长远,海运先行”。

    窗外,一轮皎洁明月跃升至半空中,点点银色光芒遍洒大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