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轮船靠岸,铁道摩托车,贾张氏要结婚了 (第2/3页)
铁道摩托车虽只生产了一批,产量却高达三百多万辆,在后世保有量也很大。
尤其是这年月摩托车是稀缺物,这批摩托车在无形中引导了国内摩托车文化的先河。
后来,在盘点的时候,铁道摩托车被史学家誉为时代的见证。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铁道摩托车量产后,勘探部门的几个教授就找到了前门机务段工作室。
邢段长得知他们的来意后,无奈的摇摇头:“爱国现在是越来越忙了,刚搞定了摩托车,又得鼓捣寻矿列车了。”
“是啊,听说铁锤同志的媳妇儿也快生了,他家里还有事情需要忙。”一个段领导说道。
“最近段里面那些杂事,就不要去打扰爱国了,这个月给爱国同志申请双份的福利品。”邢段长做出了决定,“谁要是有意见,让他们来找我。”
“明白。”
李爱国被通知领取福利品,看到比以往多一倍,也知道是邢段长的意思,没有多说什么就收下了。
陈雪茹现在肚子越来越大了,也该多补充点营养了。
上午,李爱国跟勘探部门的几个教授见了面,讨论了寻矿列车的设计问题。
由于辐射探测仪器在接受辐射信号时,容易受到车厢的影响,需要安装在露天的位置上。
同时勘探员还需要值守,这就需要重新设计一个车厢。
“你们看,这样可以吗?”李爱国在一个平板车皮上设计了一间小屋子,前方是个平台,可以放置辐射探测仪器。
“挺巧妙的。”几个教授点头,又提出了新问题:“目前咱们的辐射仪器功率太小了,要是能加大点功率,辐射范围就更广了。”
“可以加装天线,棒状天线可以扩大接收范围。”李爱国本来想搞大型天线阵列,但是考虑到目前的技术不成熟,只能暂且放下,等有机会再改进。
其实这种天线跟雷达天线很相似,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先存储一些技术,等以后造战斗机雷达的时候,可以派上用途。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几个教授看看重新设计的方案,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了,便在上面签上了名字。
几个教授离开后,李爱国进到工作室里。
“来活了,宗先锋,你先把这个天线造出来。”李爱国拿出一张图纸递给了宗先锋,现在宗先锋算得上是工作室内的技术担当了。
“好的,爱国,这是接收天线吧?”
“嗯,记得保密。”
“是。”
工作室现在材料很齐全,还有设备,就算是遇到急需的,只要打个申请,也能从外面调来。
寻矿列车的车体制造工作交给了长辛店机车厂。
让李爱国没有想到的是陈行乙现在竟然出现在了技术员的行列中。
由于人很多,李爱国也没有细问,只是把图纸交给了陈总工,请长辛店机车厂按照图纸把特制车厢做出来。
车厢内还设计了上下铺,可以让勘探队员们休息。
会议结束后,陈行乙找到了李爱国,笑着说道:“妹夫,我听说要来重要任务了,没想到是你们前门机务段的。”
李爱国给陈行乙递了根烟问道:“你不是机修工吗,怎么变成技术员了?”
“厂里面的发展很快,技术人员不够用了,领导见我表现比较好,让我参加了培训班,随后调到技术科工作,现在还没定级呢。”陈行乙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陈行乙本是四级机修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不比这没定级的技术员差,不过两者的前途不可同日而语。
这年代基层工人出身的技术员也不少,有些还成为了高级工程师。
他们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是依靠在基层工作的经验,鼓捣出不少好东西。
“这是好事儿,晚上到裁缝铺那边聚聚。”李爱国想到有阵子没去陈方轩那边了,便主动提议道。
“行,我中午回去跟爹说一声。”
这边闲聊着,技术科的同事喊陈行乙开会,他急匆匆的离开了。
李爱国则开着大越野回到了前门机务段里,忙碌了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