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6章 寻矿001号立大功、 周前进、李爱国要造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076章 寻矿001号立大功、 周前进、李爱国要造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第1/3页)

    【寻矿001号】离开京城后,日夜兼程朝着赣省奔去。

    列车上,唐队长带着勘探队员们打开辐射检测仪器,安排了值班表,保证有仪器24小时开机。

    最开始的时候仪器发生了一点小故障,都被宗先锋排除了。

    一直到进入赣省,奔驰了几百里,辐射检测仪器都没有任何反应。

    唐队长和队员们也见怪不怪了,碰到铀矿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

    要是随时能发现辐射,大家伙就该搬家了。

    为了防止沿途没有铀矿,他们已经在监测点放置标准放射源,此行只需要试验列车的设计没问题。

    宗先锋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项目,开始的时候对一切都感到很新奇,时间久了,也觉得乏味了。

    每天工作就是培训勘验队员,顺带着维护寻矿车,工作很轻松。

    “要是能找到铀矿就好了。”

    这天深夜,宗先锋刚入睡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警报声。

    李爱国为了防止发生漏检事故,特意加装了警报器,尖锐刺耳的警报声能传数百米远,即使是列车的喧嚣声也遮掩不住。

    此时列车也开始急刹车了,这是按照规定停车。

    宗先锋意识到可能检测到辐射了,也顾不得穿鞋子,来到操作室。

    “怎么样,唐队长?”

    唐队长已经提前到了,此时正在检查仪器,确定仪器没有问题后,兴奋的说道:“刚才接收到了辐射,参数值挺高,可能是一座铀矿,马上向部里面发报。”

    按照计划,寻矿列车发现异常辐射后,将由当地勘探队进行进一步检测,寻找辐射源。

    部委在接到电报后,迅速把动员了位于赣省的316和715两支勘探队携带仪器,奔赴坐标点。

    寻矿列车则继续高远,在深山中继续捕捉那微乎其微的辐射。

    寻矿列车很幸运,一路上又捕捉到了两个辐射点,都用电报发了回去。

    等寻矿列车完成整条线路的勘察工作后,部委也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勘探队完成了对三个异常点的检测。

    经过初步检测,可以确定山中存在三个铀矿,其中一个比较大一点的位于布水地区,被暂时命名为布水铀矿。

    铀矿的规模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勘察,目前部委已经开始规划了。

    两个小点的铀矿,似乎并不具备开采价值,等有时间再进行下一步勘察。

    “没想到仅仅跑了一趟,就能发现三座铀矿,这玩意简直是神了。”唐队长知道寻矿列车是个好东西,但是也没想到竟然有如此重大的成果。

    【寻矿001号】的表现也引起了部委的注意。

    铁道寻矿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唐队长等人即将赶赴复建那边,宗先锋完成了任务后,便返回了京城。

    李爱国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正在轧钢厂的锻造车间内,盯着刘海中和另外两个老师傅锻造风扇的叶片。

    这阵子李爱国也没闲着,利用轧钢厂的设备制造出了扇叶的原胚。

    由于扇叶的弧度问题,需要多个七八级锻造师傅配合,刘海中对厂里的工人知根知底,推荐了两人。

    三人组成了锻造小组,采用了微铸锻成型与铣削加工交替进行的方式,可以抑制变形并提升力学性能。

    简单来说,就是先对原配进行高温加热,温度控制在1100-1200℃,随后进行铣削进出气边飞边。

    这项工作不能一次干完,需要进行锻造成型曲面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弧度的均匀性。

    工艺的难度很高,即使老师傅们也累得满身大汗,前两个扇叶因为在锻造的时候,出现了误差而报废。

    一直到第三个扇叶,才算是成功,而同样的扇叶需要十八片。

    刘海中趁着休息的时候,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疑惑的问道:“爱国,这玩意就是为了做风扇?我怎么感觉比军工产品还要麻烦。”

    这话倒是没错,这种扇叶如果放大尺寸的话,完全可以用在飞机涡扇发动机上。

    “这是设计要求,二大爷,这次麻烦你了。”李爱国笑呵呵的递过去一包烟。

    “咱都是邻居,帮点忙是应该的,再说了,你们前门机务段还额外给了补贴。”刘海中接过烟后,朝着那几位师傅喊了声:“这是爱国同志的烟,大家伙都过来休息会。”

    那两个老师傅听到喊声,也丢下工具聚了过来。

    一边抽烟,老师傅们扯起了闲话。

    一个师傅抽口烟道:“这扇叶的难度很大,以后估计很难量产吧?”

    “这只是实验品,等量产的时候,会设计专门的机器生产。”李爱国早就计划好了,靠人工制造扇叶的速度太慢了,有一种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可以直接实现批量生产。

    只要把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搞出来,需要精密的配件,这就需要多轴机床的配合了。

    事实上,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本身就是一种大型高级数控多轴机床。

    这实际上是利用机床来制造机床。

    没办法,没有高精密度的配件,就不可能实现高精密度的生产活动。

    这也是国外禁止多轴机床出口的真正原因。

    虽然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没办法跟后世那样实现全自动化,也可以设置多个工序,完成量产。

    只是由于弧度需要参数,还需要等样品扇叶做好之后,才能开始设计。

    另外,铣车复合加工中心要进行电气化改造,需要宗先锋帮忙,还有电动马达的改造也要提上日程了。

    “宗先锋这小子该回来了吧?”

    正想着,李爱国接到了宗先锋回到京城的消息。

    有了第一个成功的扇叶,接下来就按照第一个的经验制造就可以了,由刘海中盯着。

    中午的时候,李爱国吃完午饭回到了工作室。

    宗先锋正在跟那些技术员们讲勘探的事情,在大山里坐在火车上奔波,能看到山上的老虎。

    “要不是没带枪,我当时就冲上山,帮大家伙搞一张虎皮了。”

    正说着,看到李爱国进来,宗先锋连忙站起身。

    “爱国,我回来了。”

    “回来的正好,扇叶估计有两天时间就能造好了,电动马达就交给你了。”

    “你放心吧。”

    宗先锋现在是电气专家,这点小事难不倒他。

    宗先锋拿着图纸就要回办公室,又被李爱国喊住了。

    “有时间的话再找几个帮手,咱们工作室太缺电气工程师了,最好是能扛大梁的那种。”李爱国给宗先锋递了根烟。

    宗先锋觉得李爱国这理由有点奇怪。

    现在工作室内的电气设计能够按时完成,这听上去像是找人替代他。

    见李爱国没有解释的意思,宗先锋只能点头道:“有个朋友想要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